拿"临时工"作挡箭牌已经审丑疲劳

2012年04月28日 10:54   来源:东方网   王捷
    近日,红基会下属“仁爱基金”被曝向陕西大型国企和地级市老干局捐赠上万辆劣质自行车。4月26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回应称,主持这次捐赠的仁爱基金志愿者时进龙曾是他们聘任的志愿者办公室主任,但是已经到期了。(4月27日《华商报》)。

    出了糗事,被媒体公开报道了,拿“临时工”作挡箭牌,已经成了一种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公众对一些单位或系统内部出了负面新闻之后,让“临时工”充当“消防员”,扑灭舆论监督之火,拿“临时工”作挡箭牌,断尾逃生,搪塞众人之口,推卸事件责任,逃避舆论监督,已经审丑疲劳。因此,每每发生这样的事,最正确的选择,一是向公众道歉,表达悔改的诚意,并欢迎公众监督;二是表明自己敢于承担事件责任,同时,也是勇于改正的起点,如果连问题都不敢面对、责任也不承担,如何获得公众的信任呢?

    负面事件发生单位内部,不管是临时工干的,还是正式工所为,都要对事件负起应有的责任。比如,就“捐劣质自行车给国企”而言,不管是临时工干的,还是请来的钟点工不小心所为,组织方都脱不了干系。因为慈善资金由红基会拨出,不管干好干坏,公众都会把账记在组织者头上,具体到“捐劣质自行车给国企”来说,公众肯定会把这笔账记在红基会头上,红基会想赖都赖不掉。虽然红基会感到非常委屈,并用种种事实证明与自己无关,都无法洗清自己的责任,更不可能全身而退。

    做慈善,不论是资助还是捐赠物资,应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这样可迫使慈善组织成员在开展慈善捐赠或救助行动中认真调查、精心组织、严密监督。这样做至少有两大好处:一者,能保证捐赠物的质量,比如捐赠自行车一事,且不管捐给谁,都不能有“施舍”的心态——“白吃枣,不能嫌核大”,捐赠劣质自行车,这样会玷污慈善名声,影响慈善形象和公信力;二者,可保证合理使用慈善资金,并保证慈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现实“雪中送炭”的目的,杜绝凭个人感情,随意赠送,甚至拿慈善资金或捐赠物“送人情”。

(责任编辑:白羽)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