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货币直航”进入加速度

2012年04月13日 11:21   来源:南方日报   李巍

  从微观角度而言,两岸建立货币清算机制,意味着两岸贸易可以采取本币结算,有助企业降低汇兑成本与风险。而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而言,两岸“货币直航”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尤其是两岸签署ECFA以及实现全面的“三通”之后,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整合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2011年,两岸贸易额达到1600亿美元,大陆早就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台湾也成为大陆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位于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和韩国之后。不仅如此,随着大陆游客台湾行渐成规模,两岸的服务业贸易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密切的经贸和人员往来使得民间要求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声浪日益高涨。但由于两岸的金融往来长期遭到阻隔,不允许彼此的银行在对方经营,自然而然,两岸的货币清算机制也始终不可能建立起来。货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两岸签署货币清算协议涉及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政治上的困扰是导致两岸货币不畅的根本原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而货币和银行则分别是现代金融的血小板和血管。人类跨国(区域)经济活动的惯例是,商船开到哪里,银行也便开到哪里。但两岸的现状却是,商路通了,且越通越宽,但银路却始终被卡得死死的。由于两岸缺乏货币清算机制,两岸的货币自然不能直接挂牌交易,只能依靠美元作为中介货币进行兑换。这极大地增加了两岸的贸易和投资活动的交易成本。但今年以来,各方密集的讯息都在表明,两岸“货币直航”正在进入加速度,并有可能构成今年两岸关系的最大亮点。年初,在完成了所有的审批程序之后,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两家陆资国有银行很快将正式挂牌在台湾设立分行。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银行得以首次在台湾开设分行,也是两岸金融合作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大陆银行的入台,以及相应的台资银行进入大陆(至去年底,已有8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分行),给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任内将推进两岸银行结算体系合作、鼓励双边银行相互参股;半个月之后,李克强副总理在博鳌论坛上表示,将加快ECFA后续协商及两岸货币清算协定,争取上半年签订两岸投保协定;而吴敦义则透露将开放一家陆资银行在台承作新台币业务。从两家银行顺利入台,到温家宝和李克强的谈话,两岸建立货币清算机制已经箭在弦上。从微观角度而言,两岸建立货币清算机制,意味着两岸贸易可以采取本币结算,有助企业降低汇兑成本与风险。而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而言,两岸“货币直航”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双双打击了美元和欧元的地位,人民币则因中国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不断放松资本管制而成为极有发展潜力的货币。由于与大陆有着最为密切的经贸往来关系,香港和台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天然试验场。在这一背景下,伴随着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建立,台湾将成为人民币走出海外的重要中转站。这意味着台湾可能进一步争取成为继香港之后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而对这一地位,新加坡和伦敦都一直垂涎欲得。台湾对大陆有大幅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将有可能成为台湾的储备货币。对于台湾银行而言,一旦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从存放款、债券到各种财富管理的金融衍生商品,将带来至少十倍的商机。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一旦建立,将是继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又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作者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