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记者历时数月调查发现,“绿A”、“汤臣倍健”、“清华紫光(金奥力)”等螺旋藻产品涉嫌铅含量严重超标,而这些产品均是经审批许可、被戴上“蓝帽”认证标志的合格产品。调查发现,企业大都通过中介机构来申报蓝帽认证,而中介会替企业“制作”一张“完美”的配方。(3月29日《西安晚报》)
在被查出有问题的螺旋藻产品里,铅含量超标值最低为20%,最高竟达820%,这哪还是营养保健品,简直是“毒药”嘛。据营养学家说,长期服用铅超标的螺旋藻,有可能影响造血功能,导致免疫力低下、贫血甚至肾功能损害。如此看来,那些花大价钱买到问题螺旋藻的消费者,不仅没有达到养生目的,反倒会因此受到伤害,简直太冤了。
可是,这些问题螺旋藻并非三无产品,个个都头戴“蓝帽”,分明是通过审批许可的合格产品,而且部分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很高,上市公司“汤臣倍健”也名列其中。这就令人难以理解,它们都是如何顺利通过审批的?如何被戴上合格标志“蓝帽”的?谁又该为这些铅超标的“蓝帽”螺旋藻负责呢?
从记者的调查报道中可以看到,这些问题螺旋藻大都通过中介机构来申报“蓝帽”,而在申报材料、样品生产、试制现场核查、样品送检和专家审评等“五阶段”中均存在造假可能。即便生产企业啥都不懂、产品含有违禁成分,也都会在中介机构的完美包装和“红包”公关下,顺利攻破审批防线,帮助企业拿到“蓝帽”认证标志。
由此可见,问题螺旋藻的生产企业是元凶,协助申报的中介机构则是帮凶,而被“红包”公关拿下的审评专家和主管部门,则涉嫌受贿、渎职,也要为这些问题螺旋藻负责。在这些环节里,特别是审评专家和主管审批部门,本身就是受民众的委托执行公务,自然需要替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负责,把好产品审批关口,将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但是,这道最后的安全防火墙,就如同“马其诺防线”一般,在“红包”面前不堪一击,拱手将“蓝帽”标志送给问题企业。
因此,对于这些问题螺旋藻的后继处理,不能仅仅止步于产品召回,还要对涉事企业予以高额罚款,追究中介机构弄虚作假、伪造材料、行贿等违法行为。同时,亦要追本溯源,查出都是哪些审评专家拿了“红包”,以及给问题螺旋藻大开绿灯的审批部门,都要一一予以追责。
从近些年暴露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来看,单靠企业的自觉性是不够的,在利益面前,谁都不可靠。因此,必须要将法律落实下去,通过严格的法制化监管,打破利益链条之间的纽带,每一个违规环节都应付出昂贵的代价。如此,才能约束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行为,让它们不敢轻易跨越“红线”。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