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适时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中新网3月22日)
作为“三公”消费的大头儿,公车消费畸高的局面早已为公众所诟病,然而年年讲来月月盼,似乎仍然看不到一点儿动真格的意思。也难怪,让谁向自己屁股下面坐稳的福利动刀恐怕都不容易,人家工作确实需要嘛!
在私家车都十分普及的今天,开公车的优越感恐怕要大打折扣,似乎也算不上太大的特权。可是要细算下来,实在不是一笔小钱,调查显示,一辆公务车每年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至12%之间。如今,公车早已不是车的问题,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司机和汽车维修保养的钱算下来,两三年就又能买一辆新车。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只要公车大量存在,公车私用和潜在腐败就不可避免,无论怎样改革都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为了减少公车消费,近两年各地没少动脑筋:有的用货币化进行补贴,有的安装GPS进行电子监控,可是前者因行政等级差异被指为“腐败合理化”,后者因公众无法参与而流于形式。近日,国家发布的公车采购目录要求公车全部国产化,本来令公众看到了希望,两会期间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却又表示,其中不含领导用车,难免令人担心起来——自上而下的改革尚且未必能够在基层得到有效执行,改革之初就让领导先撤的做法无疑更是无法服众——好车你坐得,我怎坐不得?
任何的改革都有前提,那就是改革的对象和目标是什么,其次才是如何执行的问题。然而,至今中国的公车数量和每年的消费都没有一个准确数字,现行规定又在基层普遍不被遵守,如何显示改革的诚意,又如何避免“越改越多”的情况发生?公务需要用车没错,但是否都需要专车?需要配备司机?需要过两年就换一辆,还必须是大排量的涡轮增压?即使按照每月22个工作日,每天打车四次计算,月打车支出也才1000多元,每年数千亿元的公车消费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呢?如果不明确现实的情况,即使是配备一辆QQ,恐怕也能花出一辆奔驰的钱去。
纳税人的钱,纳税人心疼,然而除了知道存在巨大浪费之外,连个查询举报的方法都没有,这恰是公车改革往往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没有公开透明,公众便无法参与监督,改革只能是体制内部的自说自话,再好的政策都可能在执行时被巧妙化解。因此,除了在总量上进行控制以外,还必须全程引入外部的监督力量,最好是由人大机构在公开质询、预算监督等方面起到核心作用,唯此才能跳出利益的窠臼,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既然纽约和香港享有配置专车待遇的官员均只有几十人,我们当然也可以做到,前提是谁来监督改革的成效,埋单的纳税人有没有话语权。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