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争论了好几个月的养老金入市,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3月20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网站挂出消息,该会已于3月19日与广东省政府以及有关方面签订了养老金委托投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来自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的1000亿元资金将分批到位,委托投资期限暂定为两年。
尽管有关方面表示,这部分资金将更多地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但资本市场上的有关人士比照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的规定,很快便测算出在这1000亿元委托资金中,可进入股市的资金将有400亿元。这400亿元资金对于因资金缺少而愁眉不展的A股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因此,众多基金管理公司开始争抢这块肥肉,已经有18家基金公司将于近期上报养老金产品方案。
自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去年年底上任伊始即提出养老金入市以后,有关这个话题的争议在资本市场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拥护者认为,养老金入市既可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又可以为股市增加流动资金,是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反对者则担心,将素有“保命钱”之称的养老金投入风险莫测的股市,将使其承担巨大风险。但是,在这场持续的争议中,身处资本市场的人士,无论是监管者还是操作者,都一概地站在“正方”。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养老金的管理机构,也对此表示坚决支持,理事长戴相龙在多个场合发表谈话支持养老金入市。而反对养老金入市的“反方”由于没有权力的后援,其声音显得很微弱。
最为关键的是,在这场争议中,养老金真正的主人却完全处于失语状态。我国养老金的基本构成是职工的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政府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来负责收缴和发放。可见,养老金的真正主人是广大职工,而不是养老金的管理机构,更不是资本市场的管理部门。但是,在此次有关养老金入市所引起的争议中,“主人们”却没有渠道表达意见,养老金的管理机构俨然成为代言者。当然,要求养老金管理机构一个个地去征求“主人”的意见并不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机构就能越俎代庖,起码应有相应的监管制度,以保障养老金缴纳者的利益。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养老金入市问题表达了他们的担忧,遗憾的是,他们的担忧未能上升到议案提案,会议也未就这一议题形成任何决议。养老金入市,就这样一步步成为现实。
在此次围绕养老金是否应该入市的争议中,争议双方都纠结于投资股市的输赢。反对者提出,养老金入市以后一旦输了,怎么向民众交代?而拥护者则认为,养老金入市不会输,能够保证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这种争议看似激烈,其实殊途同归,只要养老金入市有赢利,那么争议双方就可皆大欢喜。就在此次广东1000亿元养老金获准委托投资的前几天,社保基金理事会公布了其从2003年6月到去年年底的股市投资成绩单,说是在这8年半里累计收益1326亿元。社保基金理事会以此为据,振振有词地认为养老金入市能够保证赢利。其实,如果把社保基金入市的赢利与股市投资者在相同时间里所遭遇的挫折放在一起观察,反而证明了公权力的强大。如果无视基金主人的基本权益,利用资本市场的不规范来赢取利益,这样的赢利,又有多少意义?
在养老金入市问题上,养老金主人的失语状态,其实与当下社会权力的膨胀一脉相承。我相信此次养老金入市真的能实现养老金和资本市场的“双赢”,但是,在养老金管理机构顺利地按自己的意愿实现入市以后,谁又能够保证养老金的管理机构在未来不会打着同样的旗号,将广大职工的“保命钱”用到谁也不知道的地方?
相关评论:
皮海洲:养老金如何才能一路走好?
“养老金”入市宜谨慎前行
“养老钱”入市“打水漂”咋办?
养老金投资,先弄清楚谁是主人
养老金“入市”须防觊觎者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