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难易辨

2012年03月08日 06:55   来源:北京晚报   苏文洋
    今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改革之声再次震天价响起来。有人统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近70次,彰显本届政府在最后一年任期里攻坚克难的坚定态度。

    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宁要微词,不要危机》,为改革鼓与呼。

    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依据这种说法,还有一种具体的解释,就是我们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三十多年并取得巨大成就,究其原因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即一项经济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先易后难的增量改革是在原有的计划体制之外另开辟一块,从而释放出民营经济的活力。而现在,帕累托改进让步于相对剥夺感,对于先做大蛋糕的共识让步于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切好蛋糕的呼吁。软柿子都改完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改革有易有难,这一点我也不全部否认。但是,若是让我认同以前的改革都是容易的,都是“软骨头”,而今后的改革全是难啃的“硬骨头”,那得需要用事实来说服我。

    改革从来没有过一帆风顺的时候,中国的改革也是如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历的艰难曲折,风风雨雨,我这里不详说了。就说邓小平南巡讲话那个九十年代的改革,中国人民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市场经济的合法性基础。放到20年后的今天来看,这一涉及到政治观念和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决不能说是容易的事情。“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这一代经过“姓资姓社”运动的人,太知道改革要破除“姓资姓社”有多难。我们的“邓大人”一生三落三起,至少有两次是因为被指斥“姓资”而打倒的。他老人家在88岁高龄时带领中国人民冲破“姓资姓社”这个几十年的政治紧箍咒,“左”的那一套东西,请问:这容易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再举一个不容易的例子。尽管不是改革造成的,却是在改革中经历过的。朱镕基在2003年1月27日《值得纪念的五年》讲话中说:“过去的五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一个相当特殊的阶段。一是正面临着世界经济不景气,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许多国家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二是面临国内大量困难,包括1998年的特大洪水、1999年的相当大的洪水,遭受了自然灾害;又正赶上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内市场不景气、生产萎缩,造成1997年1000万职工下岗失业。”现在的改革再难,大概也没有“1000万职工下岗失业”那个时期推进改革之难吧!如今的国企赚得盆满钵满,我总觉得不能忘记当年的那些下岗失业职工做出的牺牲。谁忘记了改革的艰难和那些为改革做出过牺牲的人们,谁说他们容易,谁就是数典忘祖。

    改革遇到的不是改革本身的难易问题,而是改革碰到了自身的利益,再容易也变成格外难啃的“硬骨头”。最容易的改革是高唱改革,空喊改革,挂在嘴上的改革,看别人改革,让别人改革,或改革别人。舍此之外的改革,总体上说不分先后,都是知易行难。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