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电信资费高不高,谁用谁知道

2012年03月07日 07:17   来源:广州日报   魏英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信资费已持续多年下降,不能要求它永无止境加快下降,下降到这个行业没有能力建设,倒霉的还是消费者。”

    近年来,国内电信资费有所下降,是否已降至合理水平,却值得探讨。但正常人都懂得,就算电信资费还有下降空间,也不可能“永无止境”,那样的话,运营商肯定也不会答应。中联通董事长这番话,无疑犯了以预设来倒推结论的谬误。既然资费还没下降到“这个行业没能力建设”的地步,说什么“倒霉的还是消费者”,难免有些耸人听闻。

    电信资费有没有下降空间,不光要和以往对比,还得与国内外同行业比。国内电信资费大同小异,用不着多比较。但和国外同行比,国内电信资费之高便一目了然。2010年初,美国两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和AT&T分别降低套餐资费,同时将每月100美元的无限量通话套餐降至每月70美元,并将无限量数据及通话捆绑套餐价格降至100美元。这意味着,只要每月花费100美元,用户即可享受无限量语音通话和上网服务。

    若考虑人均收入水平,上述资费标准显然比国内优惠。同样是包月套餐,国内用户只能享受若干时长语音通话和若干流量上网服务,超出均需另行计费。例如,中联通用户上网超出限额,需按0.0003元/KB计费,即每超出1M,用户要多缴费0.31元。这还不说漫游上网的资费标准及语音通话“按分钟计费”方式。新华社日前披露,我国手机用户上网资费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高。

    收费与服务相对应,若收费高、服务质量差,用户难免有怨言。国内电讯公司资费高不高、服务好不好,谁用谁知道。以中联通为例,虽说3G上网服务具有明显优势,但通话信号有待改善也是共识。这导致许多因看中联通3G业务而换号码的用户,不得不保留原号码,带来诸多不便不说,还白浪费不少钱。若降价会导致“没能力建设”,那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不高,用户是否可以找运营商讨个说法?

    还可把电讯运营商的盈利水平纳入考量范畴。国内三大移动运营商放到世界电讯领域都称得上是庞然大物。2009年,中移动是全球最赚钱的电讯运营商,同时也是该年度国内最赚钱央企。2010年,中移动净利润为972.7亿元(央企排名第二),中国电信净利润为84.6亿元。中联通虽然巨亏41.4亿元,但这与联通、网通合并有关。去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联通已实现净利润42.48亿元。可见三大运营商均具较强盈利能力。

    国内三大电讯运营商都属于央企,不能出现亏空了找国家,赚钱了却不让公众受益。三大运营商均存在资费高、服务差等问题,消费者却没有更多选择余地,这已经够吃亏了。这时候运营商却还表示不该下调资费,消费者大概也只能无语了。

 

相关评论:

 

消费者从没有要求电信资费无休止下降


到底谁才有资格叫停劫贫济富的电信乱收费?


垄断壁垒不破,“分秒之争”难停

(责任编辑:王雅洁)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