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毛泽东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每年3月5日,被定为“雷锋日”。
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符号被作为道德信仰在这个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国家中代代相传。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学习雷锋不同的含义:六十年代雷锋是全民偶像、美好事物的化身;七十年代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唱遍了神州大地;八十年代,“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成为大至新闻报道,小至小学生作文的中心语;九十年代“雷锋们”走满街头巷尾,深入敬老院、街道社区。
然而,当真正熟悉他的人老去,年轻人逐步走上社会舞台,他们是否还依然满足于光环笼罩的“雷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越来越多“雷锋是人不是神”的解读出现,雷锋这个个体生命被越来越具象化地还原在公众面前。从一个苦孩子到工人再到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雷锋经历了新中国刚成立时大多数年轻人经历的一切。虽然常被赞誉“好事做了一火车”,但他所做的好事并不惊天动地,也无非是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寄给受灾人民;在部队驻地附近车站扶老携幼,迎送旅客;出差时,一上火车就为旅客端茶送水,为老大娘背包,替列车员打扫卫生等。这些是谁都能做并且能做好的事情。现实中的雷锋爱名牌,也爱诗歌,爱照相,照相时还爱把得过的奖章别在身上。
一个真实的雷锋被发现,质疑声随之四起。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摆拍”,但这里必须说明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要树立学习典型,缺乏有说服力的声像资料如何服众?退一步讲,用影像留下美好的行为又何尝不可?这个社会质疑多过信任,人们习惯了无理性的批判,而不乐于有选择地接受。对于一种精神,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诠释,也带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这很正常。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既不要神化雷锋,也不必走向另一个极端——刻意把他塑造成一个不羁青年。在撒旦眼里,上帝也是魔鬼。质疑雷锋精神,就是质疑藏在人性中的和睦向善之心。
探究质疑雷锋精神之人的心理,或许他们缺乏幸福感是一个重要原因,撒旦为什么会认为上帝是魔鬼?因为它浑身上下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魔鬼,它只懂得从魔鬼的视角解读世界。雷锋助人为乐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传递幸福的过程。他爱名牌、爱照相、爱写作、爱结交朋友,或许用今天的话来说,雷锋就是个文艺青年。这些生活细节都显示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明白幸福的含义。也只有一个懂得让自己幸福的人,才能懂得用怎样的幸福去温暖他人。学雷锋并不是要以牺牲自我的空间、欲望和幸福为前提,相反正是自我的幸福感支撑起了助人为乐的行动、为做好事提供了不竭的动力。试想一个家徒四壁、衣不蔽体的人怎么去给别人温暖?手中无玫瑰,又如何手中留余香?
时值全国两会,“幸福感”成为蹿升最快的热词之一。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发言中都反复强调,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号召人民群众学习雷锋时,人民公仆们不妨把提升人民幸福感作为首要任务和先决条件去抓。果如是,人民群众定不会视当英雄为畏途、视英雄身份为负累,也能真正使雷锋以普通人的形象回归到民众中来。果如是,学习雷锋的活动才不会成为“人间三月天”——三月一过,再无提及,也才能成为常态化的社会道德共识。
普通人避开光环去重读雷锋,会发现他的纯真、追求幸福是一种普世价值;人民公仆带着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任去发扬雷锋精神,会发现官民之间少了许多对立,多了许多宽容。雷锋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邻家小伙儿,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他。
构建和睦向善的社会,不从树立雷锋这个道德标杆开始,而从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启程。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