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黄金消费量761.05吨,比上年增加189.54吨,同比增长33.2%。作为投资黄金的代表,去年我国金条的消费量为213.85吨,同比增长50.7%,金币消费量20.80吨,同比增长25.2%。世界黄金协会预计,今年中国将超过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而该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仅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实物黄金需求就高达191吨,同期内地自香港的黄金进口量约为227吨,较2010年同比增加了632%。
中国自古就有“乱世藏黄金,盛世玩古董”的说法。黄金在现代经济中作为一种资产具有两种功能。其一,是投资功能;其二,是避险资产,避险资产才是现代经济中黄金真正具有的代表意义。2011年,除中国外世界其他地区中,欧洲黄金需求大幅上升,原因是投资者对持续恶化的欧债危机感到不安。世界黄金协会表示,去年欧洲在金币和金条上的投资增长了26%,达375吨,使该地区成为实物黄金投资产品的最大市场。
去年第四季度中国黄金需求猛增,从结果上看,是与欧洲投资者因欧债危机因素选择黄金作为避险的功能一样。
黄金通常被视作防御性资产,而不是投资资产至少不是好的投资资产。
中国的老百姓中素有黄金可抗通胀的说法。从历史经验来看,1980年黄金每盎司850美元,经过历年通胀调整后的金价,大约是2200美元,也就是黄金若要抗通胀,金价应该要能涨过2200美元,但是目前现货金价才1780美元下方,显示在过去的30年间,黄金的抗通胀效果并不明显。即使拉长时间来看,当通胀温和时,黄金抗通胀效果不甚理想,只有出现恶性通胀时,黄金抗通胀的效果才会显现。因为当恶性通胀出现时,代表社会对于货币的信心崩溃,这时只有作为“诚实货币”黄金才能够拿来交换各种物资,黄金抗通胀的效果因此完全发威。
中国投资者并不认为中国会有严重经济危机出现。在房地产投资的路径被堵住了财富梦之后,中国投资者在投资困局下只能选择黄金投资。或者说,中国10年来最大投资市场,房地产已出现历史性的投资拐点,其后,投资品较大的开放市场只剩下黄金市场。
这点,先从时间上看是吻合的。去年10月开始中国住房销售“突然”降至冰点,而中国黄金需求猛增恰恰也是去年第四季度开始“飙升”的,这当然不是什么巧合。其次,再看去年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去年房地产投资达6.17万亿、同比增幅达27.9%,商品房销售额达5.91万亿、同比增幅达12.1%。从开发商投资和投资者购买的资金量上看,应为新增投资资金不能继续投资房产而转投资黄金。
由于房地产周期拐点出现、未来价格呈现下跌趋势,存款处于2年多来的负利率,民众中有投资需求的只能选择黄金作为投资的替代品。
所以,“乱世藏黄金”并不是中国黄金大热的真正原因。而事实上,房地产的拐点也不是中国黄金大热背后的真实原因。
真实的原因是,中国的投资者除了房地产、黄金没有其它更大、更好的投资渠道、方式和投资品。
正在官方和投资界互动热议的民间投资“新36条”,恰是这种投资困局的“激烈”反映。管理层已表示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推出民间投资“新36条”的实施细则。这或许给巨大的民间投资需求带来福音。毕竟,在中国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太多。
中国目前的确已经进入一个资产价格下跌的趋势。资产价格下跌趋势或时代的来临,意味着财富洗劫和转移时代的来临。中国民间或家庭投资者选择黄金作为对冲,并非是不理性。但把黄金作为投资品应该是谨慎的,黄金并没有多少投资价值。
事实上,债券尤其是国债远比黄金有更好的对冲作用和效果。至少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投资债券与黄金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债券的变现能力强而黄金变现能力较差。(曲子)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地下炒金”风险高
百姓追捧黄金背后的购买力问题
黄金11年牛市是否终结?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