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金融温州”最大障碍可能是政策限制

——“温州模式救中国”系列之四
2012年02月28日 06: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温州金融改革方案获批的可能性有多大?答案是,可能性越来越大。

    首先,温州十年前就已获得央行的金融改革授权,尽管结果不了了之;其次,利率市场化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大趋势,负利率、高利贷全国蔓延已形成倒逼态势,市场改革呼声高涨,所以今年放松利率管制或有限浮动利率的概率极大;第三,温州率先进行利率市场化地域条件成熟——除央企只有民企,民间市场利率早就市场化;第四,温州金融基础全国最。

    这具体体现在温州几乎没有地方国企,且央企的障碍力量并不十分强大,温州民间借贷和民间的市场化利率早已出现并形成多年,并且在这次全国高利贷蔓延之前一直运行良好,温州民间风险意识和能力全国最高。

    《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从某种角度看,不过是10年前已获金融改革授权的延续。而十年前,“2002年8月,时任央行行长戴相龙赴温州调研,提出温州金融体制改革的设想。当年12月,浙江省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联合在温州召开“深化温州金融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宣布温州作为全国惟一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

    这个被称为“1+8”金融改革创新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创建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股权投资业、做强股权营运中心、创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温州银行发展规划、农村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和创建地方金融监管中心。

    “1+8”金融改革创新方案,“1”是指温州市政府新近起草并已在上报过程中的《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8”是指在前述《总体方案》的框架下,配套8个地方性专项具体子方案。其实“1+8”金融改革创新方案并没有什么实质金融创新,所有的内容都是人类社会使用了几十年的金融工具。

    事实上,温州金融改革方案中,利率市场化是关键、金融市场禁入放宽和对内(民间资本)实现平等的国民待遇是核心。能否给予民间资本以国民待遇是“方案”背后最为关键的民间“兴奋点”。

    但“方案”获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主动和被动的“条件”都越来越成熟了。

    温州金融改革方案获批取决于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主动性批准。国务院认为应该且温州条件基本成熟。改革需要要试点历来即为中国改革的经验法宝。因此,在温州先行试点符合改革的逻辑。第二种情况,是被动性获得批准。也就是接下来温州越演越烈的民间借贷案件的现实成为倒逼条件“成熟”。

    不得不指出的是,1995年至今已过去十六七年了,但中国金融领域内的重大改革对推进民企发展的相关举措并不多。与中国金融政策与格局极为相似的印度,也已在去年的实现了全面利率市场化。绕过金融改革的代价已经远超过金融改革的成本了。因此,延迟改革所导致的问题不断累积,最终会形成倒逼金融改革的“成熟”条件。但主动改革比被动改革所付出的代价要小,而主动改革的彻底性往往不如倒逼机制作用下的被动改革。

    如果是主动获批,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最终获得批准的“方案”会比原“方案”大幅缩水。

    不论是正面的主动性因素还是负面的被动型因素,年内温州开始一个新的创建金融温州局面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创建金融温州或金融温州的出现所有的阻碍只有一个:政策限制。

    对于现在和未来的温州市场经济而言,实体经济重要,虚拟经济也很重要。不要也不应丑化和歪曲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上升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温州,一个健康的虚拟经济,实际上是优化金融经济和融资源配置方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要做好金融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有效的市场化配置金融资源。在笔者看来,温州大量资源配置到房地产行业,从长期来说就是典型的无效甚至是负效率配置。比如,据某地产基金对内蒙、陕西、山西、温州等地民资的调研,备受宏观调控“关照”的房地产依然在民资配置中占比近80%。这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金融温州、没有健康的虚拟经济。

    温州人应该为创建金融温州做更充分的准备,尽管十年前就开始“准备”。毕竟,金融温州不同于以前出口温州、制造业温州,更不同于炒房、炒煤等。而金融专业人才“准备”是关键中的关键。(曲子)

 

延伸阅读:

 

“温州模式救中国”系列之一:"救温州"将成伪命题 温州新模式或可"救"中国

 

“温州模式救中国”系列之二:“温州模式救中国”的三个条件

 

“温州模式救中国”系列之三:“金融温州”是金融中国的前奏

 

相关评论:

 

温州模式是否已走到尽头?

 

温州模式会在经济转型中消亡吗?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