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模式会在经济转型中消亡吗?

2012年02月13日 09:2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邱林
    早在2003年4月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就指出,“温州模式”在推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局限性,不进行更新、改革,其生命力就会受到影响。

    温州市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谢浩在近日出版的《如果没有温州》一书的序言中说:“‘温州模式’不是‘温州的模式’,‘温州模式’属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我也曾经说过,‘温州模式’不等于‘温州发展’,不要把温州发展与‘温州模式’混为一谈。常有人把温州发展出现的某种困难当成‘温州模式’不行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谢浩的说法是否有道理,我们暂且不下结论,但围绕温州模式的争论却越来越热络是不争的事实。回过头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从“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起步,温州人依靠“低成本、低技术”的小商品占领市场,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模式。温州模式在中国改革发展史上成为一个经典。

    然而,如今,上至温州地方政府管理者、下至温州中小企业主和普通民间投资者,都已经明显感受到,本世纪以来,过去那个引领时代发展先声的“温州模式”已悄然生变,越来越被“股市敢死队”、“炒房团”、“炒煤”“炒矿”、“炒棉花”等“炒”声所淹没或被贬义为“遍地投机”。

    形势比人强。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转型期,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温州模式的优势已被大大削弱。特别是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人们对“温州模式”的反思,以及对温州经济转型调整缓慢的考问。当然这种考问并不是第一次。对温州的考问的至少有两次:一次是前不久由高利贷引发的温州老板“逃亡潮”;另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温州货的“假冒伪劣”。

     2011年9至10月的一个月时间,多达近30家企业老板的逃亡,并由此导致高达万亿元贷款链条的可能崩溃。在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民间借贷,因此,温州曝发了震惊全国的信贷危机,许多企业老板为躲债务,干脆一“跑”了之,因而温州的“路跑跑”现象闻名全国。这场由高利贷引发的温州地震,与20多年前温州货因“假冒伪劣”,而使温州产品在全国无人问津,其严重性可堪一比。

    分析人士认为,发生这样的事情与温州经济转型缓慢有很大关系。现在不少温州人总抱着温州模式,守着温州模式不思进取,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结果是高端产业引不进来、中端产业转移出去、低端产业留在本地,整个产业链逐渐低端化。

    尽管官方一再否认,但坊间关于温州经济倒退的讨论不绝于耳。温州作为浙江省距长三角中心上海最偏远的城市,温州在招商引资方面却远不如杭州、宁波、绍兴、台州等地区。当地政府或企业认为,不缺少资金的温州没有必要引进外资,而资本本身就带有扩张性,温州资金的大量外流是正常现象。

    在一些温州人因为有温州模式而自我陶醉、招商引资处于停滞的时候,苏州的招商引资却增长迅速。在2000-2010年的经济增长周期中,苏州的GDP平均增速却高达15%,超出温州的一半水平。这与此前10年两地的经济增速,形成了极为明显的背反效应,1990-2000年,温州GDP从78亿元升至828亿元,增加了10.6倍,而同期苏州GDP仅增加了7.5倍,温州在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速高出苏州40%。

    这就暴露出温州人的人性弱点,他们宁愿在其中互相拼杀,也不愿意尝试引进内资或外资。在温州,温州人与外地人格格不入,他们一般会排斥外地人进入温州办企业,即使当地企业,老板一般也不会启用外地人担任中高层职务,只要在温州企业呆过的外地人,就会深深受到伤害,他们得不到与温州人同样的地位。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的问题,而温州模式是否会在经济转型中消亡,才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由于历史条件已发生变化,因而温州模式的许多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早在2003年4月,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就在杭州举行的一次专家论坛上指出,“温州模式”在推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局限性,不进行更新、改革,其生命力就会受到影响。

    虽然这是吴敬琏10年前对温州模式的评价,但如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确,温州模式在经济转型中面临着消亡的问题。因此,温州模式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而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样才会有新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