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和房产商谁先绷不住

2012年02月22日 09:45   来源:工人日报   赵剑影

  继佛山之后,2012年伊始,芜湖成为“敢吃楼市调控螃蟹”的第一家。与佛山新政出生半天就夭折相比而芜湖楼市新政幸运地活了三天才黯然离场。2月16日凌晨,中山市住建局、国土局也顺势称限价措施系试行。楼市调控到底是谁先绷不住了?

  芜湖是一个三线城市,楼市调控以来,房地产市场哀鸿一片。受楼市调控影响,去年土地财政收入锐减近五成。从2008年至2011年以来,芜湖卖地收入增长率高达72%。据芜湖官方统计,2011年芜湖财政收入286.8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97亿元,85.8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六成左右,远远低于2010年同期高达90%的占比。

  高度依赖房地产投资的芜湖地方财政收入,在中央不松口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刻,铤而走险,继佛山、中山、成都等之后,掉进试探松绑与博弈的泥淖中。2月9日新政出台后,房产商被注入一剂强心针。芜湖当地传出即将上市的楼盘近10家,其中还有一些楼盘选择提前开盘。

  “楼市成交萎靡近22个月,没有土地出让带来的滚滚财源,地方财政压力可想而知。更何况,保持稳定的土地财政收入对于地方投资建设意义重大。”一房地产研究专家称,在芜湖这座三线城市,满足新政标准的房屋比比皆是。尽管2011年芜湖商品住宅成交同比下降9.65%,相对于安徽省会合肥同比下降30%来说,日子算不上难过。相较于其他限购城市来说,未被纳入“限购”名单的芜湖,状况好了太多。

  据一些媒体报道称,去年5月,芜湖政府就开始温和托市了。在土地财政压力下,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研究如何悄然微调政策,又不为中央所察。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厦门等城市均上调了普通住房价格标准,扩大了普通商品房的外延。

  业内人士称,地方政府这种微调行为,无法扭转楼市低迷的僵局。如果市场继续调整,房产税又名不正言不顺,地方债务危机可能继高利贷破产一样肆意蔓延。

  面临困扰的还有房产商。前几年,芜湖楼市快速扩容,房产商高价拿地的项目陆续进入销售期,销售市场不景气,导致房产商惜售,大量房源滞销。从全国看,1月,地产龙头企业的销量大幅萎缩。其中,保利地产销售15亿元,同比下滑69.35%;金地集团1月销售4亿元,同比下滑75.8%;龙湖地产销售11.8亿元,同比下滑超过70%。楼市成交量的不景气,加上房企大规模的“偿债潮”,考验着房产商的债务偿付能力。一些房产商甚至以裁员、退地、不竞拍土地、停工等自救行为间接地向地方政府施压。2011年以来,多于14个地方城市出台楼市微调措施就是力证。不管是土地出让、房源解禁、税费优惠还是购房补贴,各种微调政策都凸显了地方财政对房地产投资的依赖及与中央调控的矛盾。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地方政策出现动摇,明显有悖于中央调控的方向。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房价涨幅放缓,离合理回归还有一段距离。解决“高房价”要从解决土地财政的根本问题入手。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是其懒得发展其他经济实体的体现,也是逃避经济发展结构转型的懒政所致。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2012年,是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的一年。“除了保障房需要持续的财政投入,以前的一些贷款和融资正在进入偿还阶段,加上房地产市场变化后土地收入的缩水。总的支出增加,收入却在减少,造成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很大。面临各种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更要把握尺度。”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