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刚:荣科科技涉嫌造假,为何却能够轻松上市?

2012年02月17日 10: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2月16日,东风股份、朗玛信息、利德曼和荣科科技4只新股将携手上市,这是今年第一次出现4只新股同日上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6日上市的荣科科技最终以57.70%的涨幅完成了自己的上市秀。2月15日,媒体刊登了《荣科科技招股书曝奇闻:程序员月薪不足千元》一文,报道了荣科科技招股书披露的薪酬水平严重不合理,涉嫌隐瞒支出、虚增利润的情况。据记者调查发现,该公司存在的问题远不止如上所述。在众多资质光环的背后,荣科科技还存在三大资质涉嫌造假的问题。(2月16日人民网)

    利益的天平从来就不会倾向弱者。自中国股市诞生以来,由于相关制度缺位,给了那些违规者极大的操作空间。违规甚至是恶意违规事件就常常发生,即使是在股改多年后,中国股市重新架构的大格局下仍然如此。而隐藏在违规事件背后的,无不是利益两字。而整个市场以及投资者却在为他们的行为“埋单”,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如今IPO成了“香饽饽”,不仅融资企业趋之若鹜,地方政府为了争夺上市资源也纷纷展开了竞赛。在过去一年的扩容浪潮中,新上市公司成为了受益最多的群体,不仅通过融资获得了大量资金,而且还频繁获得上市奖励。统计显示,自2011年3月以来,22家公司发布获得政府上市奖励的相关公告,补贴资金合计为7263.74万元的补贴,相当于2010年现金奖励额的8.6倍。地方政府为何如此积极呢?

    近几年,随着中小板、创业板的快速扩容,中小企业上市给地方经济带来的辐射效应越发明显。通过上市,中小企业可以提升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并且还能够给当地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正是出于对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的目的,地方政府在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方面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导致一级市场的扩容压力增大,各项上市前的土地、财税优惠政策也可能粉饰IPO公司的财报,造成一些成长性“陷阱”。

    违规成本低一直为市场所诟病,也使上市公司、机构、市场管理层的诚信基本丧失,而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任何的保障,对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已经历经两轮改革,但“三高”发行、造假泛滥等问题依然层出不穷,除了制度上存在缺陷之外,地方政府及一些机构“为虎作伥”,与发行人同穿一条“裤子”,为发行人包装粉饰,协助发行人蒙混过关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一切的冠冕堂皇的背后,“利益”被置于高高在上的首要地位。正是这种“只为自身的利益,而漠视投资者以及整个资本市场的利益”、一切只向“钱”看的行为成为祸害市场和投资者的罪魁祸首。

    “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周礼》)。从最初的人治到最终的法治,是中国证券市场“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这个还不成熟的市场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制度建设、上市公司、机构内部法人治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但是如果没有外部的法治环境制约,单单靠它们的自觉或自律显然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在现阶段,要想迅速扭转这种混乱的现状,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必须对那些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忌市场及投资者利益的这种行为必须进行从重从严处罚。 (郝金刚)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造假上市不能止于行政处罚

 

造假上市也应假一罚十

 

把好上市关比出台退市制度更重要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