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从观念上端正一些官员的权力观、消除特权意识,实现权力运行公开尤其是政府账本的公开,依法完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体系,加大问责力度,再完美的源头治理都会在执行中大打折扣。
在首都北京,为了解决拥堵和低碳环保,限制私车可谓双管齐下:既限行又限号。
目前来看,执行得相当严肃认真。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于公车,政策却显得无比温柔。
虽说也摇号,但基本足额供应,其全天候上路更是始终继续。根据几年前的一个统计数据:在北京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中,除出租车外,公车与私车的比例为4∶1;私人轿车每万公里运行成本是8215.4元,而公务车则是50361元,高出5倍多。
现实充满反讽:无论从践行低碳环保的角度,还是从遏制车轮腐败的角度,公车都应一马当先,不料再度落在私车后面。
为了使公车的境界能尽快赶上私车,一份由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共同制定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提出,将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后有关部门回应说:目前这只是一个倡议,并不具有约束性。而政府应该作为节能的先锋和示范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随后细心的群众发现,其实公车轮休并非首次提及,早在4年前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过硬性规定,多个省市也曾大力推广,但大多最终不了了之。
麻烦就出在这个公字。由于是花公款购置,加上公权力在握且缺乏公众监督,公务员在使用过程中很难靠自身觉悟始终要求自己一心为公,于是绿色出行便天然缺失了自律屏障。
其次,监督者首先也姓公,也是公车的获益者,在执行国务院规定过程中很难大公无私,加上缺少具体的约束和惩处手段,最后沦为公公相互,草草收场。
本来吉林、青海、广东等地还探索了为公车贴标识等做法,以便于群众展开监督,由于缺乏更多辅助措施,群众监督起来远远没有围剿违章驾驶那么简单——可以派个老大爷当街一站怒砸闯红灯的机动车。结合现在公权力运行现状,监督不好没准还落个妨碍公务的罪名。
更有专家指出,即使各地区各部门想认真执行上级规定,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执行起来其监督成本无比高昂——必须派员每日监控,且每周有那么多该为人民服务的车辆闲着,是一种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公众普遍对4年后的新方案能否顺利实施深感忧虑。据报道,江苏4年前曾出台对不执行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的惩罚条款,但江苏一位省级机关车队负责人表示:“从没听说哪家单位因此被罚”。怎么保证不重蹈覆辙?
如果一个怀着良好动机的公共政策总是在执行中变成玩笑,势必会严重损失政府公信力,以及激化社会矛盾,加剧官民裂痕。
应该相信,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出台公车限行计划是经过科学调研、充分论证的,从中得出的推论是:每周少开一天车不会影响政府办公。在确实找不到限制公车违规上路、实现公车合理受限的解决方案之前,更有效的办法却是直接裁掉五分之一的公车,从源头抓起,既好操作也方便行政和社会监督,极大降低政策执行成本。
遗憾的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并下大气力治理,中国公车改革始终阻力重重。2010年,中国公车购置费高达800亿元,其中进口车增长一倍,其中无一辆校车。在年底各大部委公示的三公开支中,公车消费占到六成以上,伴随着超标、公车私用等违规之举频现。
这一方面是特权思想作怪。一些官员将公车视为附加在官职上的既得利益,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一些地方预算不够公开,权力不受约束和监督的前提下,使得中央相关规定在一些地区部门沦为一纸空文。
为此,部分地方探索了货币化车改,取消专车改发车补,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与官职挂钩,而非真正围绕工作需要,甚至在一些地方演化成“变相加薪”。目前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让人不明白的是:韩国的首尔市政府只有四辆公车,也没见整个行政管理限于瘫痪;美国只给正部级官员配备专车,特殊部门则按实际需要而非级别高低配车,其他官员全部使用私车,必要时用于公用,也没见公务员为公众服务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为什么中国一些地方政府非要养着超编超标的庞大公车车队呢?
不从观念上端正一些官员的权力观、消除特权意识,实现权力运行公开尤其是政府账本的公开,依法完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体系,加大问责力度,再完美的源头治理都会在执行中大打折扣。
相关评论:
对违规公车数量为何将信将疑
长江日报:公车难“公”
北京晚报:公车不仅仅去上香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