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应对富士康说谢谢

2012年02月09日 13:05   来源:东方网   堂吉伟德

  一份富士康(郑州厂区)的招聘简章显示,“现招聘技工4000人、普工20000人,普工试用期3个月,转正后的综合收入2000元至3600元”。富士康,这条游进中原的“鲇鱼”正在将当地的用工薪酬搅得水涨船高。(2月8日《第一财经日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如果是一条游进薪酬大池中的鱼,搅得一池静水泛起层层涟漪,甚至大浪的话,那么这样的企业就值得肯定,这样的效应也值得期待。

  富士康向内陆省市延伸,既有沿海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有自身业务扩张的需要。客观的说,尽管富士康因为“连续跳”事件,被人称以“血汗工厂”的名号。但何以还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成为众多工人的首选?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其既有较为优越的薪酬,以及可靠的保障。在国内薪水普遍较低,用工环境的不优,劳资双方利益博弈地位差距悬殊,劳方位处弱势的语境下。与“喝水要申请,上厕所要报告”等相比,“奴工砖窑”、“夺命矿井”的从业者,其境遇可能更糟;相比于“恶意欠薪”而言,能及时发放工资且能有较高福利的“富士康”们,就显得很有优势。

  普遍的弱势之下,一个相对强势的者参与,其实就形成了一种竞争引子。虽然时下的“用工荒”有扩大之势,但人口红利还并没有完全消失,在用工市场上依然是供过于求。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使企业在出现人口紧缺的情况下,依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变。当用工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搅局者之后,其实就代表着用工竞争的加剧,最终受益的必将是所有劳动者。

  试想一下,假若劳动真的成了最稀缺的资源,谁又能忍受长期低薪,甚至在不公正的环境中低声下气?这样竞争的结果是,用工环境将会得到越大越大的改善,企业为了留住员工,除了待遇之外,还必须从事业、情感多个方面努力,并最终落实到企业文化和用工环境上来,综合实力越强越占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恶意欠薪者,或者名声恶劣者,可能就真的没有了市场。

  在发达国家,工人的权益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不仅在于福利待遇方面,更在于社会地位,以及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这其间,除了完善的法律保障之外,更多恐怕在于,大量“富士康”们的存在,形成了一种倒逼效应,使劳动力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变成弥足珍贵之后,就会获得最大程度的尊重。

  我们常说“鲶鱼效应”,但效应的产生必须基于“鲶鱼”的存在。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不但是用工方,其实包括全社会都必须认真审视用工环境。一个企业要保持足够的吸引力,一个地方要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真正从做好自己,改善环境入手。最简单的是,一方面,现在流动人口中,新生代打工者日益增多,他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期待不像父辈那么简单。另一方面,众多的用工企业,其对待劳动者的观念还比较落。当更多的富士康们的加入,其冲和剂和助推器作用十分明显。这一次,我们应对富士康们说声谢谢。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