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经理吴波卷款千万跑路”的消息,让中石化再次置身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有爆料称,事发后,中石化山西晋中石油公司不是积极报案、调查处理,而是于8月31日挪用其他渠道的公款补平账。对此,中石化日前作出正式回应,称该员工的确失踪,已就其涉嫌诈骗向公安局报案。(2月2日《京华时报》)
中石化山西晋中石油公司客户经理吴波卷购油款上千万元跑路,于2011年8月26日下午突然失踪,至今已半年。在此期间公众完全一无所知;直到网友爆料,中石化方大梦初醒般表示“已得知此事”,好像中石化此前也和公众一样毫不知情。如果中石化的确才知情,那么其内部管理之混乱,不禁让人担忧至极;相反,如果中石化事实上早就知情,为何又一直捂住丑闻不公开,直到事情闹大,才想起来该“给公众一个说法”?
中石化自称规章制度很严格,在销售环节严禁员工通过个人账户或个人信用卡等金融工具为客户收取、支付各类销售款项;但是,吴波卷款潜逃事件表明,向客户经理个人账号汇款用于购油,事实上并未被禁绝。写在纸上的制度,在现实中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显然不是一码事。警醒中石化的,恐怕并不只是“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监督和管理”。
事件曝光之后,中石化如何反思此事还只是后话。就当下而言,最需要追问的是,出现员工卷款千万逃跑的案件后,中石化属下公司为何不积极报案、调查处理,而是第一时间挪用公款补平账?这是对犯罪员工的无原则包庇呢,还是对公司利益的无原则牺牲?作为上市公司,中石化凭什么将这样的恶性事件当做家丑不外扬?
卷款千万,对财大气粗的中石化,也许只是一个吊灯钱;但是,在刑法意义上,却早就是犯罪数额特别巨大,在全体股东切身利益意义上,中石化更是没有权力隐而不报。相比卷款潜逃事件本身所反映出的管理制度漏洞,中石化在事件发生后对公众利益的无底线懈怠和对犯罪员工的无原则包庇,更加让人感到难以接受。
说到底,中石化的“家丑不外扬”,反映的不仅是其内部管理制度的混乱不堪,更是对公众知情权和国家法律的蔑视。在某些人眼中,员工卷款千万都不算一件大事,违法的底线被提高到了骇人的标准;我们无法想象,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家丑”系统中,还有什么样侵吞国有资产的事情需要给公众一个交代。今天你拿几瓶茅台,明天我卷一个吊灯,中石化的卖油成本中,究竟包含有多少这样秘不外扬的“家丑”成本?
相关评论:
中石化问题油须查明原因
中石化关门,天会塌下来吗?
中石化且慢撇清自己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