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摆在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已经确立的今天,对照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我觉得到了颠覆这个口号的时候了。今天,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叫响新的口号,那就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其实,所谓颠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口号,不过是“将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而已。因为谁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这个“台”,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就没法“唱戏”。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口号恰恰颠倒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违反了科学的认识规律,实践中自然带来一系列亵渎甚至毁灭文化的悲剧。
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口号,或者说理念的引导下,传统文化也好,现代文化也好,统统成了各类经济活动的轿夫,成了各类经济活动的标签。我们见过的经典场面是各地以各地的特色文化搭台,目的就是招商引资,但由于平时对这些特色文化缺少扶持,很多已经徒有虚名,结果让外地客商大失所望。几天心浮气躁的“盛会”下来,真实的合同甚至一个没签,负面影响却声名在外了。更有甚者,由于文化“标签化”倾向的严重,一些见利忘义的人,干脆撕掉这个“标签”,彻底毁灭文化,最典型的现象,莫过于野蛮拆迁,多少人舍生忘死保存下来的文化古迹被“唱戏的主角”经济之手摧毁。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口号之所以能叫响,能受到各地政府的青睐。关键还是迎合了社会的急功近利之心。文化投入见效慢,对几年一任的地方官员来说,往往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而官员的晋升又迫切需要政绩的支持,于是,短平快的建设项目就成了各地政府的首选。文化建设也就成了会上喊重要,会后不重要的鸡肋。一些官员甚至认为,让文化给唱戏的经济“搭台”,已经很给文化面子了。
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虽然是间接的,却是巨大的。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职工的灵魂,社会文化亦然,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只有靠共同的文化理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减少社会管理的成本,激发社会成员的创造力,从而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共同文化理想的形成,不可能像“文化搭个台”,经济就能签几个合同那样立马兑现。共同文化理想需要在长期无功利的文化环境中熏陶,需要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而这也是社会成员的文化权益。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国,就必须尊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换言之,这也就是要让经济为文化搭台,让文化回归本位,堂堂正正地唱戏,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经济的搭台,即经济的投入,《决定》说的很明白,“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同样是在为文化搭台,从而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涵养全民的文化素质。但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能随秋风而去,而回归本真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能乘春风而来。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