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差生戴“绿领巾” 教育的尴尬在飘

2011年10月19日 10:04   来源:千龙网   
    以领巾颜色区分学生的做法引发公众强烈不满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10月18日新华网)

    在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中,绿领巾和红领巾的对比如此鲜明,附带了某种“意义”的绿领巾极其扎眼突兀,不仅小学生很尴尬,家长很尴尬,教育也很尴尬。

    其实,绿领巾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创意”,在多年前,一些地方也曾出现过“绿领巾”,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但早已被叫停,2004年,共青团中央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追查“变色红领巾”行动,对这样一种早就被实践证明为败笔的教育模式,一些教育工作者仍念念不忘,再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着实令人愤慨。

    红领巾是有依据——《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有特殊政治历史意义的,从这一角度而言,红领巾没有衍生品或替代品,其颜色不容变换更改,绿领巾不管是以哪种目的、哪种形式出现,都是对红领巾的亵渎,显得非常不伦不类。

    绿领巾还是一种歧视性的标签,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西安这所小学主要把绿领巾发给了一年级的小学生,也就是说,教师们的“慧眼”能够从一年级的小学生中分出“好”学生、“稍差”的学生,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极其荒唐的。一年级甚至稍高年级的小学生的学习远未定型,也很不稳定,经常变化,认定哪个小学生学习好、哪个小学生学习稍差,未免太早了吧。另外,这些年龄段的小学生还都是懵懂的少年儿童,纯真幼稚,或有贪玩的,或有顽皮淘气的,或有爱学的,或有文静的……评判乃至划分他们的思想品德等级,滑稽可笑,毫无科学性可言。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心理暗示对于学生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学生的年龄越小,心理暗示的烙印就越深,即便学校发放绿领巾的本意真的是为了激励稍差的学生,也注定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起到多少激励作用,反而会让“染绿”的学生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界有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师如果认为学生“差”,不能老是在学生身上找原因,而不能费尽心机变着花样折腾学生,而是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尽管绝大多数教师兢兢业业,辛勤付出,很称职很优秀,令人尊重,但不得不承认,有些教师在师德、教学素质和教学技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这些教师最该把绿领巾戴在自己身上。(李英锋)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