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领巾”是教育惰性和无能的表现

2011年10月19日 07:11   来源:红网   雷钟哲
    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同样大小的绿领巾。(10月18日《华商报》)

    这样奇特的一幕,出现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据说戴绿领巾的初衷,是为了对孩子加强教育培养。一位姓冯的老师解释说,一年级学生不是全部同时加入少先队,一般分成两个学期完成。优秀上进的孩子肯定属于第一批,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绿领巾的含义,就是告诉他加油努力,下次争取戴上红领巾。”

    不过,学校并没有强调首创,而是说参考了外地一些学校的做法,也考虑到一些家长的要求。但是,这不是他们谦虚的表示,反倒是推脱责任的遁词。因为这一“创意”,既受到学生的反对,又受到家长的质疑;而且,陕西省少工委明确表示,“我们不支持学校这种做法,佩戴绿领巾不符合全国少工委有关规定。”相关负责人说,少先队作为全国性少年儿童群众组织,重要标志上有统一规范。——这大约才是他们“谦虚”的原因。

    然而,绿领巾已经实实在在戴在了孩子的脖子上,并且也以“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标签,深深地刺伤了孩子,也刺痛了家长。想想一个一年级的新生,家长送进学校,就是来接受全面教育,谋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他们是一块块等待雕琢的璞玉,是否成才,学校有着天赋的责任,也是义务教育法的要求。这么小的孩子,就以这样明显地标识区分开来,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打上等级的烙印。与其说是激励,毋宁说是戕害,终生难忘的戕害!。

    早在2004年,共青团中央已开始在全国追查“变色红领巾”,为什么时至今日,这所小学仍然错把痈溃当桃花?拣起过时的破烂,当作时髦的利器。说穿了,他们既不与时俱进,也不能甚至不会对孩子因人施教,进行差别教育,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心锁。而只能用有色领巾,把他们大而类之。这是黔驴技穷,是教育惰性和无能的表现,也是最为幼稚的思维方法。真的需要激励需要提高的人,倒是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不加强业务学习,不懂现代的教育理念,不进行知识更新,指望他们培养出合格的复兴中华的人才,那才是指屁吹灯呢。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