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2月14日《人民日报》)
200多个地级市,就有183个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样的宏伟目标确实“震撼人心”,无异于“大跃进运动”报纸上连续放出亩产万斤粮的“卫星”的臆想。目前,我国总共才660多个城市,城市化发展水平不过仅40%,竟然就要“耍酷斗狠”,狂追“国际化都市”的旗号,这样的“国际梦”令人堪忧。
何谓“国际大都市”?虽然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普适性的定义,但从目前来说,按照国内普遍性观点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第一流都市。比如国际公认的几大国际化城市:巴黎、伦敦、纽约。如果用这个标准“体检”一下全国各大城市“各项指标”,恐怕就算上海也还要在未来才能戴上这顶帽子。
时下,对“国际化大都市”朝思暮想让城市发展群体患上了“城市形象焦虑症”,即使那些要实力没实力,要规模没规模的刚获批地级市,也“打肿脸充胖子”要搞“国际化”。央视公益广告曾有“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宣传语,但别忘了一点,饭还要一口一口吃,城市发展也要一步一步来。纵观世界上任何一座国际化大都市都是遵循客观规律而生的,而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喊口号吹出来的,更不是耍酷斗狠瞎折腾。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宣传语,重新定义审视了“城市为谁发展,发展为谁受益”的命题。也许将来某一天,建设了几座“国际化大都市”,然而带来却是环境污染、城市拥堵、城市贫困等一系列城市病,对老百姓来说“好看的花瓶不中用”。城市发展不能一味盲目做大城市“蛋糕”,更应让城市发展更加有内涵,让“宜居”梦想更加贴近现实。
城市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搭建的积木,也不等同于地铁、高速路、公交拼凑的组合体,它是有血有肉有灵魂适宜人类和谐居住的生命体。其实,民众更多需要的是一座宜居幸福和谐的城市,劳动的有体面,生活的有尊严,足矣,那些所谓的“国际化大都市”仅不过是浮云一场而已。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