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工程穿上了国际化外套

2011年01月20日 07:0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赵民望
    因为有国家密集的区域经济规划蓝图垫底,一种借助区域规划实现自我升级、凸显自身中心地位的趋势,在东部发达地区以外的中西部急速升温。跟随这种跨年度的区域格局转换,不少区域中心城市豪言壮语迭出,焦躁弥漫的背后,似乎孕育着一场异军突起的大跃进。

    客观上来看,中西部众多中心城市沉寂太久,与国内一线、二线城市的发展差距始终在扩大。根据各地已公布的统计数据,成都、武汉、青岛、南京、大连、杭州、沈阳、宁波等城市GDP在2010年年底都突破了5000亿元。即便如此,这些GDP突破5000亿元的城市也只能处于第二集团;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广州、深圳GDP总量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万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第一集团。也就是说,“万亿元俱乐部”已在扩容。

    能够预见的是,“万亿元俱乐部”正在成为不少城市的追赶目标。上述城市GDP达到5000亿元规模后,很快就有了“十二五”期间翻番的计划,根据多个城市的“规划”,5年后,这些城市GDP将迈入“万亿元俱乐部”的大门。

    全国性中心城市的一致行动,对于处在欠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受刺激后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修改规划和目标。奋起直追当然值得赞许与鼓励,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崛起,不仅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相呼应,更会因为中心城市辐射效应的增强,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

    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GDP只是一个标准,但是惯性思维下的GDP崇拜依然坚挺,尽管这是即将过时的政绩观。

    值得关注的是,或许是一些城市感觉到跟别人拼GDP数据越来越难,追求GDP规模开始变种,“一流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便大行其道。

    西安是西北的龙头城市,这个城市所处的地位和产业优势,当然是周围城市难以比肩而立的,更何况其城市特色独特、历史悠久。可惜的是,“西安拟建成国际大都市”的一则新闻,却令人疑惑不解。从去年开始,西安计划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人口达1000万以上。

    相当概念化的“国际化大都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包含有哪些具体指标?该市相关课题认为,“市民的人文素养是城市的软实力,是西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西安从“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的角度,给出了部分答案。有关方案很具体地提出了一些指标:“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既要诵读唐诗、宋词,也要诵读歌德、普希金,要弘扬西安伟大的城市精神。”

    诸如随地吐痰闯红灯罚款,八成市民能用英语向外宾介绍旅游景点等,均在专家所列的西安人向“国际人”转变的具体内容中。进而要求“市民需要自觉按照国际礼仪接人待物,言行举止按照国际惯例行事。”

    这就是国际化?西安人成为“国际人”之后,西安就能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不知道西安官方最终会出台一个怎样的“国际化”方案,反正当“一半市民会说英语”的时候,西安肯定不是那个古都西安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此国际化难道不会成为一个国际玩笑?

    日前,太原郑重其事向全球公告:征集南部新城设计方案,邀请国际设计机构参加“一流省会城市”建设,目标是拟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城市南部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城。

    太原是又一个要国际化的大都市。只不过,“建设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大都市”的大帽子,既没有指出“国际影响力”的所在,也没有恰当准确地描述出一个未来太原市的模样。假定太原向“具有丰富规划设计经验的国际设计机构”招标,设计出一个“国际一流的新城”的逻辑是清楚的,那么,这个大都市要参考世界上哪座城市,又有谁可以认定一座城市属于世界级都市的样板?

    伴随着省会城市急切的国际化,太原正在统一城市街面的商铺广告牌,城市美化工程要将居民的生活纳入国际城市的标志之中。为此可以找到注解的是,甘肃武威市一个贫困县耗资千万搬运一块大石头,为的是将其安置于县城广场成为旅游景点;新近爆出的甘肃文县将8000多万产业重建基金“借”给企业,历时3年仍未到账。一边是多处援建房质量堪忧,另一边是县城内亮化工程的红红火火。

    西安、太原的国际化气魄显然不能与贫困县城的美化工程相提并论,然而本质上这依然属于一个层次。在国际化的目标下,形象工程必然大行其道,只是穿上了一件国际化的外套。

    忧虑的不仅仅是形象工程的建设高潮,还在于城市发展因为规划上的拔苗助长而脱轨。城市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思路,但决不是大项目决定一切,更不是丢失自我的国际化。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