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盘点铁道部关于解决一票难求时间表的报道。铁道部曾分别表示在2010年将解决春运一票难求,2012年基本解决“一票难求”问题。对于铁道部说法前后矛盾的质疑,官员回应称“基本解决”和“完全解决”春运难不是一个概念,并没有自相矛盾。(1月18日《东方网》)
其实,铁道部大可不必对公众的质疑表示不满,对公众的“挑字眼”进行反驳。公众所以如此在意铁路部门的表态,除了对自身的权利难以得到充分保证表示担忧之外,也是对铁路部门的关心和厚爱。如果有一天,公众对铁路部门的所有问题、任何做法都漠不关心了,那才是真正的可怕。因为,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哀,莫大于心死。
而实事求是地分析,公众所以对铁路部门的表态如此在意,很大程度上与种种社会问题引起的焦虑心态也不无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解决“一票难求”的“苛求”,也是社会焦虑的一种表现形态。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由于没有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没有将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推进、没有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解决好社会问题,造成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困扰百姓的问题不断积累,如物价问题、房价问题、看病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
虽然“一票难求”与物价、房价等其他社会问题相比,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而且只是在几个重要节日到来时才会表现得比较突出,但是,由于铁路部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缺乏釜底抽薪的勇气,造成这一看起来比较简单的问题,也是年复一年地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更重要的,铁路部门在研究解决“一票难求”问题时,似乎也总被功利思想所左右,如动车的开通,目的应当是为了提高运力,缓解“一票难求”的矛盾,但是,却完全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把票价订得老高、在动车上开设诸如豪华包厢等类似于奢侈品的业务,导致正常运力并没有因为动车的开通而显著提高。再如高速铁路,原本也是为了提高效率、增加运力,但是,高昂的票价又让众多的普通工薪阶层望而生畏。
再联想到政府在解决房价、看病、物价、社会保障等问题时的方法和手段、行动与效果,公众产生焦虑之情就很好理解了。而将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焦虑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一票难求”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是因为公众带着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强烈的焦虑之情,才会对“一票难求”之类的问题十分在意,对铁路部门提出了一些相对“苛刻”的要求。事实上,公众也十分清楚,“一票难求”的问题,虽然直接的表现是铁路和铁路部门,是铁路的运力不够,甚至是铁路没有没有真正履行好职责,如倒票问题;但单凭铁路部门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如此众多的农民工集中在少数经济发展地区,再如何发展铁路运输业,“一票难求”同样会存在。而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目前的城市管理体制、经济运行体制、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等,才能使“一票难求”问题不成为公众的痛。
需要厘清思路的是,从目前众多的社会问题来看,能否得到根本解决,其实与政府的执政目标、执政方向、执政手段、执政行为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政府下决心,很多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如房价问题,所以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路和目标存在差异。
如何才能消除公众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焦虑,如何才能让这种焦虑不再蔓延,需要各级政府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