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29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农村人居住房面积33.6平方米。(12月29日《中国新闻网》)
我相信住建部的统计数据,因为这“30平方米”和“33.6平方米”是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因为我看到周边的家庭,有些拥有2套以上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因为我也看到祖孙三代挤在不足60平方米的房子里,平均下来“30平方米”的数字也许还很保守的。所以我认为,在住房问题上,最好不要谈“人均”,这“水”不在一个碗里,永远也端不平。
用这些平均数字说明“中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是可以的,但用来证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概念是模糊的。换句话说,这“天翻地覆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原来百姓的生活方式是量入为出,条件好一点的稍有积余,而现在,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预期收入都敢花,入不敷出、寅吃卯粮,这算不算“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30平方米的住房不是“人均”出来的,而是平均落实到每个人头上,那么,中国城市的三口之家都有90平方米的住房,造成的结果就不是住房难,而是卖房难了。在住房难问题还确实困扰着这个社会的现实下,人均30平方米的住房的“被统计”,只能让望房兴叹的百姓更清楚地体会到人与人的差别,对“蜗居”一族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不知能够和“蛋形蜗居”平均到30平方米的建筑物叫什么?也不知道“蚁族”如果有人均30平方米住房,将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我知道,住建部的统计只能是“人均”,但面对社会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现实,“人均”之下全部“被平均”了。这样“人均”出来的数据,实在无法说明“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含义,倒是有点天壤之别的差别。“数字经济”、“眼球经济”之下,人人都面临着“被统计”,但我觉得,由于住房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看得见、摸得着,不像经济收入,穷的可以装富,富的可以装穷,所以住房问题是谁都承认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说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面临住房困难。如果人人拥有30平方米住房,那么住房问题就变成住别墅的问题了。但人均30平方米的住房确实是存在的。然而,这除了说明目前的住房已经失去了居住的属性,变成了有钱人的资产保值和炒房者手中的筹码外,还能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居住条件的变化?
“被统计”得到的平均数据,不但让弱势群体感到委屈,也让强势群体感到不安,据说有些富人移民,就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引起的。这种不安就是贫富差距的悬殊带来的,也许连他们也觉得,一个社会贫富差距那么大,总不是个事儿。不“人均”,可能有些差距是大概的,一“人均”,这被除以二的分子中的二个数据就清楚了。拿住房来说,一家三口占着二到三套100多平方米住房的,看到人均只有30平方米,是自豪还是不安?祖孙三代挤在60平方米的,是自卑还是愤懑?因此,我认为,住房问题上,还是最好不要谈“人均”。面对人均数字,很多人会很受伤,很惭愧。
(责任编辑: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