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能评教授?学术造诣深厚的人还是品德高尚的人?都不是!必须是通过计算机考核的!否则,你学养再深厚,品德再高尚,也成不了教授。计算机考核成了四川大学评选教授的硬性条件。据9月15日《华西都市报》报道,已经出版了4本专著,4本译著(两本为“合译”),主编了3套丛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的查常平老师,5年过去了职称仍然只是一名讲师。他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圣经》,古籍中晦涩难懂的希腊语没有难倒他,计算机考试反而成了他评定职称的“拦路虎”。
如果从学术上讲,查老师是出类拔萃的,也完全达到了评选教授的资格。而今,计算机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过不了考核意味着在在川大评不上教授。一个在学术上有造诣的老师,不能成为教授,而擅长计算机不怎么精通学术的老师却能够成为教授,此种现状无疑折射了高校评价体系的扭曲。好比一个精通医术的大夫,因为自己的脚长的太大,没能获得国家承认的行医资格一样,都是极其荒谬的。查老师作为文科类的教师,研究方向与计算机没有任何瓜葛,不需要对计算机及专业软件太精通。
作为一个高校老师肯定要懂些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的,譬如,收发邮件,使用办公软件等等。但专业类的应用软件,PHOTOSHOP和动画制作等也成了老师们必考的了。显然,这种硬性规定超出了基本知识的范围,即便是计算机专业人士也没几个人敢说他很精通PS。老师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应该是一种自觉行为,很多人都是在日常工作中慢慢学习的,根本不需要用行政命令的形式搞“一刀切”,强迫教师应该达到什么水平。若与评高级根本职称挂钩,就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其实,行政命令一刀切的行为并不鲜见,比如,很多高校规定当个辅导员要求硕士学历,英语要过6级,计算机过2级等等。这意味着假若你英语或计算机偏科,再有能力擅长辅导员工作也没希望应聘成功,只要一条不过就会被卡住。家长制作风的盛行,反映出的是行政管的太多,太泛,太死,原本潜心学术的高校老师都被搞的身心疲惫,心力交瘁。
这让人想起“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大师,拿不到诺贝尔奖?看看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教育评价体系就足以说明一切。在中国的高校都是用行政命令的形式要求老师一年发多少篇论文,完成多少课题,且这些都是与工资和职称挂钩的。所以,中国的大学老师活的比较累,搞不完的研究,做不完的课题,没多少时间花在和学生进行交流上。而在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十几年没发过论文的教授多的是,很多教授一辈子只写一本书。没有任何行政力量强迫他们必须外语考多少,计算机水平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恰恰没有这些行政干预,他们才自由的醉心于学术,不断的挑战高峰,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孔老夫子早就说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真的醉心于学术,以学术为乐的人才会具备成为大师的前提。若天天被压着写论文,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搞研究,怎么会做好呢?看看那些出生在大陆的诺奖得主就知道了,他们多数是在海外接受的基础教育或研究教育,假若留在国内可能早就被“一刀切”了。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些家长制作风的推行者,反而以此为傲,制定出各种死硬的规定,想把老师们逼成“全才”。真的为陈寅恪、钱钟书、钱伟长他们感到庆幸,要是生在当下可能只有扫大街的份了。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