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京打工的18岁四川男孩廖珍平,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撞伤一名老太太,老太太的家属索要3万元医疗费,在无钱赔偿的压力下,还遭到母亲打骂,最终,廖珍平服毒自杀。(9月15日《北京晚报》)
美国社会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成长于经济大萧条年代的人们,一般脾气比较火爆,成家立业之后往往也容易成为性格暴躁的家长,对孩子们动辄打骂。小酒馆里、大街小巷的轿车里,到处都充斥着偷着喝酒、寻欢作乐的叛逆少年,他们希望逃离家园,远离父母。
糟糕的经济状况、沉重的社会压力,让家长们精神紧张,吃饭、就业、住房、医疗……无论到哪里,无论做什么都需要钱。家长们勤勤恳恳付出,换来的可能只是居无定所的生活,没有保险的未来,所以,当18岁的廖珍平把自己撞人需要赔人家3万块钱的事实告诉母亲时,当妈的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孩子的心情,也不是他才刚刚成年能否承受来自外来的压力;而是这笔钱从哪里去弄?怎样还?或者迅速在大脑里换算出可以缴纳多少个月的房租,解决几个月的吃饭问题。
相信世界上没有完全狠心愿意看到孩子受苦的父母,可在有钱通吃一切,靠钱说话的时代,父母的柔情恐怕早已被艰辛的生活所榨干。所以,这才出现了为了得到女儿3套房子,不惜把女儿送进精神病院的母亲;也有了看到儿子被追债只会打骂而弃之不顾的爹娘。
如果在一个充满脉脉温情的正常社会里,儿子出了这种事情,做父亲的可能首先会拍拍他的肩膀说一声,“儿子,没事,老爸老妈帮你。”而后想方设法为其筹钱,等儿子慢慢偿还。而追债一方,也可能不会那么戾气逼人,不还钱就逼人家要身份证,逼人家写欠条;若这些还未果就跑去你家、告你妈、砸你锅,恐吓、威胁、敲断你腿……其实完全可以等等,让他写一纸字据,凭着自己的劳动,在后半生的岁月里按月清偿。而医院呢,不是作为盈利性机构,而是作为基础性民生机构,当然也不会收取如此之高的医疗费,而这最初因为医疗费引起的纠纷,可能本身就可能不存在。
结果,谁都不肯让步,谁都横眉冷对、戾气逼人,漠视人的感情、恐惧,把一个年轻人逼上了孤寂无望的绝路。在这件事情上,这个刚刚成年的年轻人,却让我们隐隐看到一种被金钱腐蚀下灵魂中的高贵。既然无法赔偿,不如以死来还清偿债务,这颇有点古人朴实的遗风。
在市场的高速运转下,人们虽然忙于赚钱,但是人始终是精神与物质兼备。要让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看到、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同时,也需要让人们看到一种希望——只要努力工作并承担责任,谁都可以得到机会,为社会创造财富,随之而来的是享受到新房子、好学校、街区公园和安全的社区。而不能总把果子摆在普通劳动者面前,只给看不给吃。这些大楼是你们建的,衣服是你们做的,道路是你们修的,而当你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一摸口袋还是两手空空,在这种境况中生活,人们只会变得戾气越来越重,越来越冷酷无情。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