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灾未必多难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减少灾害损失是大有作为的。我们要学会防灾而不仅仅是抗灾,加强减灾而不仅仅是救灾,这就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态度
“舟曲之殇能否避免?”舟曲灾害发生后,一位网友发问。
一周之后,四川绵竹的清平乡回答了这个问题。
8月12日16时33分,清平乡接到预警信息:未来48小时内有暴雨天气。
当晚,暴雨如注。全乡11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早已进入全天候监测状态,每一条水沟边、悬崖处,都盯着一双警惕的眼睛。
临近午夜,监控点传回消息,随时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一级预案启动了。待命的38名工作人员拉响警报,用扩音器喊话,村民们顺着演练过的逃生路线快跑。
13日凌晨,600多万立方米的泥石流,从山谷倾泻而下,袭击了人去楼空的清平乡——5400多名群众早已安全转移。
我们想到了近来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等灾难。如果灾难发生前,就启动预警机制;如果暴雨如注时,就有忠于职守的警惕眼睛盯着山崖沟谷……
灾害的频发,让人们投入更多思考——大难并不一定是大灾的必然结果。
今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但2001年至今投入20亿元在三峡库区建立监测网络,迄今已连续7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然而,现实中,要全面设“防”并不容易。
许多防灾减灾专家担心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地方“重救灾轻防灾”,认为应急“做好了有政绩”,但在防灾方面却抱有侥幸心理,不肯投入。
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吧:向县级以上有关部门报送水雨情信息的水文测站平均8座水库轮不到1个;江河流域平均每1万平方公里只有3.3个水文站……
再看一看另外一组数据:1949年至2009年,中央和地方共计安排投资1.2万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
胡鞍钢说,减灾意味着增产,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量,就等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我们要舍得花现在的钱,买未来的安全。
困境孕育出路
我们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做自然的主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站在舟曲月圆村后的翠峰山上远眺,风在耳边细细簌簌地吹着,像是翠峰山的悲鸣。
废墟上,一定会有人想起,人与自然那个永恒的命题!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先民,有过太多惊心动魄、战天斗地的历史传说,最终是达致“天人合一”——人们在一次次执著与失败中思考着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共进。
这种思考,让大禹治水“疏”而不“堵”,让李冰父子“分洪减灾,引水灌田”,使贾让治水“不与水争地”……
然而,当人们迈开步伐在自然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总有“蜀山兀,阿房出”的放肆,也增添了人多地少时的无奈,一旦人们忽视了自然规律,自然便还人以颜色。
舟曲,就属于这后一种的无奈。
2平方公里,4万余人!
(责任编辑: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