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权车

2010年08月03日 07:49   来源:沈阳日报   高福生

  针对少数公务车辆交通违法现象,河南省公安厅在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决定自7月29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取消豫O号牌,所有党政机关和政法机关使用的豫O号牌,全部采用自编自选方式更换为民用号牌,转籍至各省辖市车辆管理所。与此同时,郑州市也取消带有“豫AAA”号段的公车车牌,一律改挂民用车牌。(8月2日《人民日报》)

  最近几年,有关部门与“特权车”的较量一直没有停止过。2006年12月13日,交通部宣布,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顿“特权车”和“人情车”违规减免车辆通行费的活动,力争用50天的时间逐步取缔“特权车”和“人情车”。自那以来,不少地方相继取消了“O”牌照,同时展开轰轰烈烈的专项整治。但N个50天过去了,“特权车”并没有销声匿迹,反而陷入了“清理—好转—复发—清理”的“怪圈”。

  今次,河南一举将豫O号牌全部更换为民用号牌,郑州市也顺势跟进,取消公务用车豫AAA号段车牌——如此重视民意、回应舆情,如此对权力进行自省并迅捷转化为快速而强有力的行动,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但“掌声”响过之后,笔者同大多数网友一样存有这样一份担忧:给“O号牌”换个“马甲”,特权车就销声匿迹、寿终正寝了吗?

  常识告诉我们,“特权车”之所以禁而不止,关键是没有找准它的“软肋”。综观各地过往的治理模式,大多只是盯着“特权车”,只是脱了“特权车”一个马甲,而忽略了其背后的“特权人”。要知道,车辆本身是没有特权的,车的特权源于人的特权。正是某些公职人员人为地赋予了交通工具之外的身份、地位、权力等特殊的象征意义,才有了特权车的横行霸道、肆无忌惮,才使“特权车”成了大家公认的贬义词。

  由是观之,在当前体制下,要根治“特权车”的坏脾气,仅仅依靠交通、交警部门的运动式治理,靠“只触皮毛、不伤血肉”的软绵绵的处罚,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转变作风,不先把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去掉,不从制度上清除产生特权的土壤,治理“特权车”便无从谈起。可以断言,只要官本位、权力本位思想还在继续作祟,即使不挂特权车牌,照样会有人开着“特权车”耀武扬威!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