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基层政府更需要人民的力量

2010年07月22日 08:31   来源:光明网   霍文琦

  城市建设,中央号召民生工程,山西蒲县却挥金亿元兴建山寨“鸟巢”;洪涝当前,上级要求全力防汛抗洪,江西丰城卫生局竟敢怡然自得组织游山玩水;发改委明确要求全国所有改制学校必须“公私分明”,成都某中学却悄然改制,公私不分……近日,媒体大众热议的这三则消息,看似没有关联,实际上却有共性:在劳民伤财、不负责任、浑水摸鱼的指责之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背后总有“监督不力”之讥。

  每届中央政府都致力于改善民生,富国强民;每届全国两会都制定一系列法规政策,维持稳定,谋求发展;每一届领导人无不殚精竭虑,忧国忧民……党中央、国务院无时不刻不在关注民生百态,林林总总的大政方针,无不体现传承了千年的“民本”思想和至善思维。然而,这些好初衷、好政策到了地方,到了基层,却很难真正落实到位。

  少数政府的少数官员能力有限、执行不力,也就罢了;视上令若无睹,尸位素餐者,虽无作为也没害人,监督部门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姑且就当宽容了;而一些钻法律空子、捣政策盲点,贪赃枉法,作威作福,甚至于草菅人命的害群之马,也能逃过监督的法眼,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回头看,大兴土木、批量出游、学校改制,哪一桩也不是可以捂在口袋里不见众人的,为什么相关监督部门没有一个出来制止,这些违背民意、违反政令的事为什么会隐藏得如此之深之久?无不暴露了当前基层监督存在的缺位、不力等问题。

  上令下不行,是古时历朝历代皆有的“痼疾”。在现代文明社会,这颗“毒瘤”的根除,仍不能寄希望于地方政府、基层官员的自觉,而应靠强有力的监督力量来治病除根。然而,现有的监督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同级不能监督,上级不知下情,老百姓上访无门。制度的不健全、集体腐败的利益链条和“官官相卫”的封建余孽都是政府监督的障碍。因此,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来讲,对基层政府的监督,不能单靠公检法、纪委等政府部门,更需要人民的力量。

  基层政府直接面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存状况,而且事关国家稳定和发展。只有充分了解民意,抛弃“官本位”心态,依靠人民监督,才能离和谐社会更近一步。

  据《人民日报》报道,广东高院针对百姓“不能告”、“不会告”和法院“有案不收”、“拖而不判”等问题,制定了相关规定,降低了民告官的“门槛”。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件,不是个案而是普遍,希望政府能够创造渠道,实行阳光改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相关机制,为人民民意表达和监督权切实行使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让那些“毒瘤”及时被摘除,而不要等到早已为祸一方后才被曝光。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