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4月27日报道,中国粮油学会营养分会、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等单位主办的“营养强化大米”上市仪式4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据介绍,营养强化大米未来将逐步推广,替代当前营养物不足的普通大米主导地位。广州市粮食协会常务理事、增城市粮食局新塘粮食所所长黄志良表示,营养强化米的价格将划分为高中低档,高档定价8至10元/斤,中档5至6元/斤,低档4至5元/斤。而普通大米的价格为1.5至2元/斤。
同在4月26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市猪肉(精瘦肉)零售价格也不过是平均每500克(一斤)10.98元。(发改委网站4月26日)这个价钱只比传说中的高档强化米每斤多出0.98元。好吧,既然米贵似肉,我们不吃行不行?答案是,不行。因为在这条惊悚的消息里,营养强化米那高昂的价格是我们可以躲的明枪,“营养强化大米未来将逐步推广,替代当前营养物不足的普通大米主导地位”才是真正伤人的暗箭。
更令人困惑的是,除了涨价,没人告诉民众营养强化大米到底是个啥东西,跟“当前营养物不足的普通大米”区别在哪里。这种米吃了有什么好,不吃啥后果?它是怎么种出来的,生产成本是多少,这个价格是凭什么制定出来的?大米是至少一半中国人的主食,一下子价格飙升这么多,决策者有没有考虑过老百姓的承受力?还是比照楼市,届时也推出一种“经济适用米”?那可要当心了,备不住有人买了“经济适用米”,转身就当“营养强化米”卖,跟现在开豪车买经济适用房走同一个路数。而且,房子是否经济适用一眼就能辨别,大米孰经济孰强化一般人看不出来,更是一塘便于摸鱼的浑水。
民以食为天,发改委等部门的诸君该做的是“看试手,补天裂”,想办法多收三五斗,让老百姓吃上又好又便宜的粮食。现在怎么干起了打着营养的旗号,变着法子从公民兜里掏钱的营生?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