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办体育赛事别成了形象工程

2009年11月23日 08:56   来源:中国网   陈一舟
    近几年,国内城市出现了一股热衷于争办体育赛事的现象,并且有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之势。不仅是举办过奥运会的北京以及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很多中小城市也在尽力争取举办国际或国家级大赛。(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毫无疑问,大型体育赛事能提高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发展。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的北京,就是例证。只是,不是什么城市都适合举办体育赛事,也不是什么体育赛事都适合中国。要量力而行,要切合实际,看能否与城市的文化相契合、与城市的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否则就是白白耗费大量的公共资源。

    在不久前北京举办的世界车王争霸赛上,记者看到不少观众是拿着赠票入场。尽管赛事主办方努力营造出一种门票热卖的景象,但真正愿意自掏腰包买票进场的观众并不多。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羽毛球超级赛,很多场次同样出现大片看台空无一人的状况。不久前在广州举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很多场次同样是观众寥寥。

    热办体育赛事,究其根源其实并不复杂,说到底还是形象工程而已。与在热办体育赛事上毫不吝惜的巨大支出相比,地方财政在全民健身领域的投入却少得可怜。《全民健身条例》虽然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事实上,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所言,和全民健身相关的投入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公民体质监测、全面健身活动调查等项目,最主要是动用体育彩票公益金。设施齐全的大型体育场馆里正在举办国际体育赛事,而落于城市一角的居民生活区里,健身设施却残破不堪。这种反差,其实还不止是在体育领域。譬如在很多城市中,豪华大剧院与破烂图书馆的“相映成辉”。

    显然,举办体育赛事所提升出的城市竞技体育精神名片只是一种假相;大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设施的林立,才是推动竞技体育和城市人文内涵的根本载体。在涉及公共福利和公共健身的投入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都会抱怨“没有钱”,其实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无非就是大剧院、大场馆和大赛事这些能暂时引来眼球经济的事儿上了。

    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3.48%。可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教育是百年大计,十几年前提出的政策目标至今也没有实现,可那些浪费财力物力的面子工程却此起彼伏,一想起这些,笔者就难以抑制内心巨大的遗憾。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