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下调洋品牌反升不应无动于衷

2012年01月25日 11:02   来源:东方网   钟学城

  1月1日起,包括婴幼儿奶粉、护肤品等在内的730多种商品进行了新一轮的关税下调。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洋奶粉和护肤品并没有因为关税下调而“让利于民”,反而在岁末年初轮番上演了涨价潮,让利关税变成自己的新利润增长点。(1月24日中国新闻网)

  关税下调,企业的利润增大,洋品牌价格保持稳定或者降才是,可是事实却相反,不降反升,关税下降“让利于民”变成了“让利于商”。

  洋品牌价格升,不是自己想升就升,关键在于有市场,其的价格能够得到消费群的认可,如果没有多少人买,就是升也是有价无市,空有虚名。洋品牌能够吸引人去买,很大程度在于喜“洋”心理,和买高不买低的观念,而主要是对国内品牌缺乏足够的信心,认为国内品牌不如他。

  其实洋品牌并非就是那么地道,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从3月到8月,我国进口乳品被检出有670余吨不合格,不合格洋乳品中,婴幼儿奶粉不合格量占了近7成,近年来洋奶粉爆发了类似雅培“甲虫门”、美赞臣“金属门”和明治“召回门”等众多质量门事件,而进口护肤品也不断登上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黑名单”。洋品牌出现问题不仅在以前,现在也有不少。

  要说起来国内的品牌大都也是过得了关,质量也是有保障,那么为何一些消费者总是喜欢洋品牌,究竟洋品牌比国内品牌高在那里,是吃了洋奶粉更健身、更聪明,还是用了洋护肤品,皮肤更嫩,更显得有青春?没有作过比较,只是一种凭想象,凭感觉。既然如此,只能从价格来比较,越贵的洋品牌,越认为有档次,你买我也买,将“洋价”不断的推升。

  按说本国的产品价格又低,质量随时又可公布,一旦出现问题又能及时处理解决,而且不少国内品牌在国外也很受青睐,更宜推销。可是一些人偏偏“舍近求远”,喜欢起洋的东西,这不能不说对自己的产品推广不够,不细,没有同国外品牌进行比较,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对比规程,由此在提升消费者信心上孱弱。

  减少关税是让利于民,让公众有多的选择,而减少之后,洋品牌不升反降,一边是消费者得不到实惠,一边是国库收入减少,洋品牌利润空间不断的提升,这与减少关税的初衷难以对应。

  当然,市场经济下,商品价格与市场说了算,不论是国内品牌还是洋品牌,只要不串通、不垄断,涨价是其自身的事,无法进行过多的干涉,但是不能无动于衷,作为国内企业应该从源头到出厂把好质量关,同时对产品进行跟踪服务,一旦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作为监管者,不仅对国外产品要严格监督,对国内产品也应该监督,这个监督不仅是发现问题,而且还应有比较,内外产品区别在那,要有事例,给人以信服,不能是一本糊涂账。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