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一花独放,不代表国民经济的繁荣

2011年12月21日 10:23   来源:千龙网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19日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披露,今年1至11月,中央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4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净利润8317.9亿元,同比增长3.6%。

  单看这个数字,央企交出的“成绩单”似乎仍是不错的,但是,国资委对此并不满意。根据国资委之前披露的数据,去年1到11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4.7%,实现净利润8022.6亿元,同比增长50.1%。两相比较,虽然央企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没有下降,但增速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因此,王勇在会议上向央企发出预警,并强调,央企要将“保增长、保稳定”作为明年的重中之重。

  央企利润增速为什么会下降?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看2010年和2011年这两个年头不同的经济环境。2010年,我国执行的还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直到年底才有所改变,银行信贷始终处于大量增发状态,再加上在2009年为抗击全球金融危机侵袭而推出的4万亿投资大单大都落于央企之手,有了这样的“天时地利”,央企的利润想不大幅增长也很难。但是,2011年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一方面,货币政策已经改为稳健并在实际执行中变为从紧,央企在资金使用上已难以像以往那样舒展;另一方面,4万亿投资大单的威力在这一年已经基本减退,央企只能靠常规的经营来保持盈利,因此利润增速出现下降是可以理解的。

  但尽管如此,相比于国内的民营企业,央企的日子仍然是非常好过的,央企不仅可以轻松地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可以得到由政府投资的大项目,而且可以得到政府权力所给予的刚性倾斜,在很多领域占有了市场支配地位。而民营企业虽然承担了国家税收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大部分重担,但除了个别有幸成为政府标牌的企业,大量的中小民企只能抢食央企不屑染指的“边角料”,在市场的缝隙中挣扎。

  国资委现在面对央企利润增速的下降,提出“保增长”的目标,这固然是对央企的一种鞭策,但更可能的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资委将利用其手握的行政资源,加大对央企的政策支持,从而造成对民营经济进一步的排挤效应。由此可见,对于国资委来说,给央企提出保增长的目标固然可以理解,但更重要的是要适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转变经济结构的目标,调整央企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布局,尤其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改变已经形成的央企对一些资源性行业的市场垄断,给民营企业留下生长空间。最近一两年来,就宏观经济环境来说,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已出现深刻的变化,对我国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挑战,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此种变化,提出了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期望以国内市场的活跃来达到稳中求进的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靠央企的增长是远远不够的,央企发展得再好,也不可能解决日益庞大的政府财政需求,不可能消化日益增长的就业大军,更不可能满足民众越来越丰富和挑剔的消费需求,由央企形成的市场垄断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有碍于这些目标的实现。只有各种经济体协调发展,充分竞争,才能推动内需市场的扩大,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

  央企的“一花独放”,不代表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更不意味着民生幸福指数的提高,只有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展开全面的市场竞争,让各种经济体得到平等的生存发展机会,民众才能享受到由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优质服务,央企利润的增长才是有意义的。(周俊生)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