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如何改写中国商业模式

2011年11月19日 10:35   来源:解放日报   龚丹韵/王永钦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购平台已不单单是卖产品,更是卖文化审美、卖价值观认同,区别于传统“卖完拉倒”的销售观念,“体验经济”的成分越来越多。这也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每位网友匿名贡献自己的力量,组成了虚拟社区,由此培养出公共的信任感和社区感。

    ●实体店铺完全消失是不可能的。在未来,实体店成为体验经济、文化创意产业,也未可知。

    ●主持人:本报记者龚丹韵

    ●嘉宾:王永钦(复旦大学经济学副教授)

    解放观点:此前京东商城大打图书折扣战,之后又有为为网与一号店在网上百货领域抢跑道,如今就连传统零售商苏宁也不放过商机,特地开辟了低价的网购平台。上周的淘宝“双11网购狂欢节”,仅上海地区当天营业额就超过 2亿元。据统计,中国2010年网上销售额较上年增长22%,达到4.5万亿人民币,有人估计今年的数据将更为可观。您觉得近几年网购井喷的原因是什么?

    王永钦:我们的营业税率还是相对比较高的,网络平台可以让中小企业规避税收,再加上这几年中心地段地租上涨很快,这些成本因素,让一大批中小企业投奔网络。哈佛大学弗里曼教授也提到,中国许多企业逃到网上,成为非正规经济的一部分。此外,一小部分无业在家的个体散户,也容易被网络平台几乎可以零成本做生意的方式所吸引。这样,电子商务的供给一下子变多了。对消费者来说,物价上涨,网络相对低价,体验过一两回网购的好处,很容易转变购物习惯。

    当然,网购的成熟,也有赖于外部条件的支撑:宽带业务普及,上网不成问题;物流飞速发展,网点全国覆盖;第三方支付平台,信任机制建立,等等。

    解放观点:网购井喷带来了一系列从未有过的新变化,比如价格战、网络CPI屡屡成为新闻话题,忽悠式打折团购、诚信诉讼越来越多等等。网购,会否可能建立一种新的市场秩序?

    王永钦: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网购和实体店购物没有质的不同。但在一些应用领域,比如营销、广告、定价等方面,教科书可能会面临重写。

    打个比方,我们原来说,商品定价最好能接近边际成本。可是网络上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几乎没有多增加什么成本,边际成本接近于零,难道商品也标价为零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次,实体店铺的容纳量有限、营业时间也有限。网店却没有这些限制,几乎打破了时空的约束。

    目前,发达国家正在流行一门非常前沿的课程叫《市场设计》,专门研究各种商务模式,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定价设计和算法。比如说,通过不同的拍卖形式,网店可以得到不同的收入。有意思的是,计算机系和经济系同时在开这门课。传统的购物模式,依赖营业员挨个说服,而网络购物,是依靠匿名的程序,让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共同竞标,最终形成资源匹配。

    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购物也许更接近市场经济的理想模型,因为每个人都是匿名的。不像有些传统的营业员,会根据顾客的年龄、气质,“看菜下碟”、胡乱开价。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网络比现实更容易发现价格。比方说,同一件商品,可能在上海卖得比苏州要贵,消费者无从比较,只能接受。但网络不同,某件商品的价格如何,网络上所有的店铺一目了然,经济学一直强调的“一价定律”,在现实中从来没法实现,但在网络上却能做到这一点。

    解放观点:当网络店铺都以同一价格卖同一件商品,那么最后谁能胜出,拼的就是谁服务更好、发货更快。“顾客是上帝”,似乎在网购中更能体现?

    王永钦:确实,许多人感到,网络店铺更加重视信誉。因为每一次消费后,页面显示的中差评,都会直接影响潜在顾客的购买行为,这也直接倒逼网上经营者更重视服务和信誉。

    我认为,这与热爱网购的主力人群有关系,他们大多年轻、受过教育、收入尚可,并且消息灵通,追求时尚。他们不仅满足于买东西,也注重购物的体验过程。因此,一些网店用优美感人的文字、华丽多彩的页面、各种互动活动、五花八门的赠品,千方百计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不单单是卖产品,更是卖文化审美、卖价值观认同,区别于传统“卖完拉倒”的销售观念,“体验经济”的成分越来越多。这也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每位网友匿名贡献自己的力量,组成了虚拟社区,由此培养出公共的信任感和社区感。

    这其实也是网购的优势,它能够把口碑变成实实在在的销量,让口碑变成真正的褒奖机制,这个作用几乎可以媲美广告。像有些国货就是做好了网络口碑,所以才会迎来“第二春”,销量激增。

    网购平台的最高形态,不是拼价格,而是拼文化拼服务,由此催生经营者的道德责任感。其实,一种新的市场形态能够改变社会的伦理规范。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市场经济越是发达的地方,人越是温文尔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解放观点:那么,网购模式会不会成为未来商业的主流?

    王永钦:不无可能。比如美国,网络购物的比重非常大,买书就去亚马逊网站。实体书店有些成了书吧,主营饮料咖啡,书只是点缀。我们有的实体书店也面临倒闭危机,似乎已经有了某种预兆。

    但它同样能够为实体商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比如说,某些商品网店没有,但是消费者多次搜索、投票,留下了记录,店主不用再做市场调查,就能掌握潜在的消费量,再决定是否进货。不像实体店,只能先进货,坐等消费者买或者不买。我认为,网购未来可能将颠覆整个供需模式,由此减少经营成本,降低成本风险,促进交易效率,最大程度实现供需均衡。如果理想的话,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受益者。

    当然,实体店铺完全消失是不可能的。就像尽管电子书开始普及,但纸质书也不会消失,因为将来装帧精美的纸质书,也许会改变它作为阅读品的单一属性,成为一种收藏品。在未来,实体店成为体验经济、文化创意产业,也未可知。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