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形成机制有多少“三不管”软肋

2010年06月18日 09:28   来源:千龙网   蔡方华

  媒体披露,在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前后,有多种药品的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中最高的上涨了82%。6月17日,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对此做出回应,称该部门已经启动对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药品的价格核定工作,对于企业不合理的突击涨价,发改委在定价时将不予认可。

  发改委的这一反馈可谓相当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消除了人们的担心。某些药企借入选国家医保目录之机抬高药价的行为,很可能因为媒体的曝光而难以得逞。

  但值得思考的是,2009版国家医保目录公布于去年11月30日,药企趁机抬价的行为也发生在那个时间段,为什么物价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都没有发现这一异动呢?如果做一个大胆猜想,药企的不轨行为或许就是在某种默许的情形下发生的?这实在值得深究。

  从入选国家医保目录到发改委定价,存在两个时间差,可以让药企有机可乘。一是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药品遴选到最终敲定这段时间。如果药企得知自己的某种药品将确定入选国家医保目录,它们就可能做出与政府“议价”的小动作。二是在入选之后而发改委定价尚未出台之前,药企同样可能顶风涨价。从媒体反映的情况看,有不少药物的涨价都发生在医保目录公布前夕,很明显可以看出,新版医保目录在某个环节被提前泄露给了药企。这一渎职行为,直接导致了药价的抬升,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医保目录的声誉。对这种泄露政府信息、为企业牟利的行为,应该做出严肃的司法追究,因为其背后往往意味着权力寻租行为。

  另一个需要警醒的现象是,药企在入选国家医保目录前后的涨价行为,很明显带有违规与投机的倾向,但它们向地方物价部门提出的涨价申请,却很少被否决。在核定药品涨价的合理性方面,地方物价部门就像足球的守门员。如果守门员对药企踢过来的球视而不见、一路放行,不难想像国家医保目录中的药品定价究竟会有多少水分。今年5月曝光的天价芦笋片现象,有相当的问题就出在地方物价部门的“弃门”方面。如果断言物价部门对药品价格的把关只是走走过场,大概也不会有多少人表示反对。

  在现行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下,大量与百姓身体健康及经济支出密切相关的药品,都实行政府定价。但从一再暴露出的问题来看,政府定价存在不少漏洞,很容易被药企及其代言人所操纵。首先是政府机构的相互衔接问题。发改委要在人保部公布新医保目录之后,才能对新入选的药品进行调研和定价。两条线脱节,给市场带来了不必要的波动。发改委和地方物价部门在确定药价方面承担着重任,但它们在市场信息搜集方面似乎总是被牵着鼻子走。更有甚者,少数地方物价部门被药企公关所“打通”,几乎放弃了核定药品成本以确定价格的职能,一切都以药企提供的信息说了算。发改委借由物价部门而获得的二手信息,更是浸染了药企的意志,其定价也就无法起到挤出泡沫的作用。这或许就是药价虚高现象难以得到根本遏制的根源所在。

  药价形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多少有点古怪的是,这个领域暴露出来的弊病,却很少受到行政和司法追究,似乎作奸犯科也成了药价成本的一部分。天价芦笋片案例中,企业违规和政府人员失职的现象几乎是昭然若揭,当地政府也声称要调查,但至今并没有看到任何结论。这一次曝出的违规提价现象,其中存在着明显的政企串通问题,但发改委的表态仍然很委婉,似乎并没有深究的意思。这倒也不难理解,因为泄露政府信息的行为可能并非发生在它们系统。但如果药价形成机制中存在那么多的“三不管”软肋,看病贵的民生难题拖到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