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教育开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约9成的受访者认为韩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学历通胀”问题,“大批硕士生和博士生处于失业状态”,高学历已变得“不值钱”。(6月1日 《人民日报》)
何止是韩国出现了“学历通胀”,中国的“学历通胀”也同样让人忧心。曾几何时,大学生在中国还是一个让人羡慕不已的群体,被人们称作天之骄子。哪个村子、哪个单位、哪个家庭有一个大学生就会让人肃然起敬。记得我在读小学时,曾广泛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小学毕业去放牛,初中毕业扛锄头,高中毕业小事做,大学毕业有前途。
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宝贵、大学文凭吃香,缘于大学生稀少,物以稀为贵,大学生少了,自然就吃香了。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当年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只录取了27万人,录取率为4.8%。而且,那个时候的大学生质量都很高。有一种说法,说1977、1978、1979三年考取的大学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质量最高的大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了所在单位、所在行业的中坚和骨干。
真是应了那句: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到2007年全国高考录取率就突破了50%,30年间,高考录取率翻了10倍多。近两年更是一路走高,2009年又突破了60%。现在几乎是只要本人愿意,家长同意,高中毕业后,想继续读书的就可以找到学校。君不见,每年高考结束后,那些总分数在200多、100多的学生也成了某些学校争抢的香饽饽。甚至,从未上过学的老爷爷、老太太也能收到多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让人啼笑皆非。
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率却一路下滑,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失业率达到12%,是平均值的三倍。大学生找工作难在全国都普遍存在,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让本人伤心不已,让家长揪心不已,让社会忧心不已。特别是有些花高额费用读书的大学生,本来是抱着对前途很大的希望进的学校,但是,从大学出来之后找工作却四处碰壁,有的毕业多年来,还需要父母抚养。有的大学生在多次碰壁之后,或是成了宅男、宅女,或是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大学生找工作难,实际上就是文凭贬值,就是“学历通胀”。这是对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文凭的反动,是对教育产业化的嘲讽。
时下的中国,无论是哪行、哪业,找工作,张口就要大学文凭。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不用说,没有大学学历连报名都没有资格。就连一些最简单、最不需要知识含量的行业,在招工时也把文凭放在首位。以致许多大学生在应聘时,不得不放下身段,去应聘那些与自己的所学毫不相干的职业。大学生门童、大学生保安、大学生洗脚工、大学生掏粪工、研究生保姆、研究生服务员、研究生勤杂工等层出不穷。
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官员和商人也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各种校中校、校外校、民办学校、合资学校、二级学院、三级学院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只要愿意交钱,就可录取上学。
还有那些专门针对在职人员的、不脱产学习混几年就能发大学文凭、研究生文凭的学校也遍布各地。现在是,随便走在哪条路上都是大学生撞脸,随便走进哪个单位,都是大学生成堆。笔者所在的单位,几乎是大学生化。还有几位正在一个研究生班学习,据说一年后就可以拿到研究生文凭。只是这些手持大学生、研究生文凭的人,除了在档案中记载一笔,在评职称、提干时可以加分外,对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并无实际作用。
大学的这种状况还培养出一批高不成低不就的夹心层。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家庭花费巨大,到头来却只能和那些普通的农民工一样去从事脏、苦、重、累的体力劳动太划不来,干脆蜗在家中,也不去“苦力的干活”。
这种文凭贬值,“学历通胀”的现象,除了让少数单位、少数人获得巨大利益以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并没有积极作用。它不仅妨碍了中国大学的健康发展,让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越来越远,让中国大学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梦想越来越难。而且,还造成了人才和资源的浪费。对一些大学生及其家庭来说,还有可能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因此,国家应该从体制上、政策上进行反思,把教育事业从产业化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不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再以多发文凭为根本。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发展的有序、健康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要以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为根本,要让文凭物有所值,让人才各得其所,干有所成!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