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起,江西省实施预算达225亿元、“一大四小”绿化工程。但与官方“工程进展快、质量好,超出预想”定调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项工程却因树种单一、过密栽植、砍掉路边原有树木而新栽、占用田地等现象,而在基层颇有争议。(《新京报》5月31日)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针对媒体转达的上述四点问题,江西省林业主管部门官员却以“一大四小”工程的生态、经济价值来搪塞,实为答非所问;并且不排除这番回答当中,包含着逻辑圈套:诱导批评者从四点问题转入对“一大四小”工程的评价,该部门再搬出植树造林国家方针、法规条例乃至各级历任领导的指示批示,谁还好意思、有胆量追问到底?
植树造林、国土绿化的重要性自是无需探讨,也确有江西官员所谈到的生态、经济价值,但从政策转化为执行、从经费落实到成果,却从来没有自然而然的顺承关系。如果按照官员自辩逻辑而推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留几个思想家和设计师就可以了,包括林业部门在内的行政体系呢?
以江西“一大四小”工程的实际做法而言,首先确定绿化面积的规划目标,然后层层分解到各基层,在公路两旁延伸10米范围内砍掉已长成形的现有树木,然后占用农田密集种上树种单一的树苗。毫无疑问,即便不具备农学、林木学科的深厚专业知识,人们也能轻易看出,该工程违背了树木栽植、生长的自然规律,还侵害了公路旁田地种植农户的利益(密集栽树遮挡农作物需要的阳光,植树占用农地补偿款不到位)。
很显然,绿化工作的专业执行者、主管部门不可能不懂这样的常识。而之于反常、荒唐的现实做法,联系到该部门官员“王顾左右而言他”的自辩话语,此事只能解释为,“一大四小”这样一项功在千秋、利国利民的绿化工程,被纳入到一套形式主义的执行逻辑,变成了纯粹的政绩工程。然后,再由政绩指标为导向,造就了执行环节的唯指标化,衍生出前述的种种乱象。
事实上,不惟植树造林,我国各级各地的公共市政各项工程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在绝对正确的规划目标之下,花费巨额的公共财政经费不断用于新建、改扩建、维护、维修。各地不约而同的将这些大动作称为“民心工程”,意指其项目工程的预期功能在于向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然而,“民心工程”往往不仅在建设、翻修过程中带来“阵痛”代价,而且还因为政绩、“献礼”、唯指标化的操作,让规划目标大打折扣,最终沦为“扰民工程”,江西的“一大四小”只是这其中又一个鲜活例子。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