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政出台半个多月,房子成交量大幅下降,在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下滑幅度在40%到70%之间。虽然成交量下滑,但房价并没有下降多少,远没有像此前学者估计的那样至少下降50%。相反,开发商们倒一个个都成了“朱坚强”,正在用各种手段对抗新政。据5月10日《广州日报》报道,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资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目前开发商持有的现金超过2500亿元,可谓不差钱。开发商资金的耗尽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此前,中央曾多次采取政策调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如“国四条”、“国十一条”,但都未收到实效。这次堪称最严厉的调控措施,虽有一定成效,但也面临抵制。我们知道,这次新政把矛头指向炒房者,准确的说是中小炒房者,资金充裕的大炒房者并未受多大影响,开发商仅为间接打击对象。调控的目的很明确,通过打击炒房,降低交易量,让高房价平稳回落。
新政一出台,引起众人观望。成交量和预期差不多,出现大幅下滑趋势。交易量下滑没有带动高房价的下滑,有的仅是一点小小的松动。就目前来看,调控高房价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开发商消极对待,是因为这几年的资金积累使他们财大气粗,有一定的资本对抗新政。新政能否达到预期,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开发商放弃抵抗。
实际上,高房价正在积聚民愤。前两天,房产大鳄任志强遭到鞋袭。有人称,那扔的不是鞋,是民愤。这一举动受到八成网友的支持。任志强算是替所有开发商“受罚”了。可以想见,若这次新政遭到开发商抵制,达不到预期,将会引发更大的民怨。因此,找到合适而有效的调控方法尤为紧迫。
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开发商之所以能够抵制新政,是因为他们手里有“牌”。只要有一定的现金储备量,他们并不急于出售。也就是说,他们作为唯一的供给方,卖多少房子,什么时候卖,他们是有决定权的。买的少了,他们减少供应量,可以继续维持高利润。因此,调控房价的关键是,改善供给结构,开放多渠道建房,让供给多元化。知名媒体人笑蜀认为,开放自建房、小产权房、合作建房,让公民可以八仙过海,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各自解决住房问题,如此,开发商难以奇货自居,消费者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开发商成“朱坚强”,只有找到开发商的软肋,对症下药,不给他们提供对抗的条件,则一切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