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可复制的与不可复制的

2010年05月05日 07:4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李占通

  从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的丰田模式,到今天国内随处可见的海尔模式、联想模式、蒙牛模式、比亚迪模式等,每一个做企业的,尤其是民营企业,都希望能够找到成功者的DNA直接加以复制,以快速获得成功。但有人认为成功可以复制,有人则认为不可复制。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是因为在运营过程找到了一套适合它的发展模式,其中可复制的因素与不可复制的因素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从企业运营的主要因素来说,可复制的部分应该属于企业运营的基础因素,

  比如完善的企业制度,企业的守法、规范等;不可复制的部分属于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比如领导者深谋远虑的思想、适合自己发展的赢利模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家公认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其不可复制之处。从辩证角度分析,在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来说,可复制和不可复制并没有很严格的界限,可复制的因素要随着企业的发展适时调整并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不可复制的因素中,以“变”应万变和创新的理念应该是企业运营过程永远需要复制的因素。这两点也是笔者经营企业(天津大通集团)20多年来最大的体会之一。一个企业在善于复制的同时,应该更善于独辟蹊径,开辟出属于自身企业的且别人不可复制的领域,打造具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唯有如此,企业才会越办越好。

  在可复制因素中,企业的规范性是可以也是必须要复制的。规范管理是企业运营的保障,企业应该在“轨道”上寻求最大的自由度,才能获得更快的发展。不同时期,决定企业发展的因素可能不一样,但是任何时期,企业发展的成效都受到管理制度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层面上讲,尤其是在市场越健全、

  行业发展越健康、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越高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管理水平及成效的竞争。要使企业规范化,首先,要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科学发展理念治理企业;其次,效仿先进企业的管理制度,这在企业运营初期尤为重要;第三,善于利用企业外部力量,导入社会监督,促进企业规范化发展,比如上市企业就必须完全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运作,并且接受全社会监督。事实证明,规范就是一种锻炼,长期的规范化会使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为获得长远发展企业在善于复制的同时,更要善于挖掘不可复制的因素:

  1、领导者的思想永远不可复制。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管理最高层,是决定企业成长的最关键因素,甚至是企业的精神领袖,其思想和作风将促成企业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观。因此,领导者的思想往往是不可复制的。即使把其他优秀企业领导者的思想全盘拷贝过来,也绝不可能由此就成为优秀的领导者。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这个道理!巴菲特的成功在于其投资思想,比尔·盖茨的成功在于其高瞻远瞩的网络思想而不只是其软件编写能力,可以断言,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巴菲特或者第二个比尔·盖茨。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永远站在企业的前面,其思想也应走在企业发展的最前面。企业往哪里走、怎么走,严格说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需要的是领导者的独到思想智慧和战略眼光。

  2、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任何一个商业模式不可能始终是正确的,单一的特定模式不可能保证在各种条件下都会产生优异的财务结果,因为各行业的宏观、微观环境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好的商业模式能提供独特价值,与众不同,使别的企业难以模仿,从而保证利润来源不受侵犯。蒙牛之所以能做到今天的成绩,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选择了和伊利不尽相同的模式;联想在初期模仿惠普模式之后,迅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因此,才成就了今天的亚洲IT传奇。我们大通集团在运营之初,就曾经有过“简单复制”的教训,结果触礁翻船。从那时起,管理层达成共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模式。十几年过去,我们选择了以产品运营为企业发展基础、以资本运营为企业助推器的模式,才使企业得以较快发展。

  3、创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中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文化。同样,优秀企业成其为优秀,根本要素之一就是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企业里,任何一个成员离开,可以带走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是企业文化是绝对带不走的,好比企业设备可以拍照,而企业文化是永远拍摄不出来的。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标语、简报,而是一种微观的经营管理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价值理念、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方式。成功的企业文化会深深地扎根于员工心灵里,最终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应对危机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在企业内部,“人格平等,机会均等”的文化氛围,会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促进员工自觉努力地工作;对企业外部,“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员工对每一个使用本企业产品的客户负责,进而增加企业品牌的美誉度。

  4、以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在竞争手段、管理方法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保持活力的最根本因素,除了创新还是创新。企业的创新既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也包括组织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等,而且这样的创新不仅仅是一两次,更不是一两个人的创新,而是持续创新、全员创新。民营企业更应该利用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发出企业长期保持差异性竞争优势的能力。大通集团是以药业起步的,但当时国家政策并不允许民营企业涉足制药行业,于是就委托国有制药企业生产药品,我们只负责销售和对新产品的研发,并取得了包括国家专利在内的多项独立的知识产权。正是基于不断的创新,近年来仅在生物制药产业就实现了每年50%的增长,并且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学我者生,像我着死”,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牢记的警句。事实上,从辩证角度分析,可复制的也不是永远的可复制,不可复制的背后也存在可复制的成分。拿企业制度来说,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可以是一成不变的,所有的制度都需要按照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去不断健全、完善。同时,企业“善变”和创新的理念应该是企业中每一个阶段都要永远“复制”下去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独特的成功之路。

  (作者为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大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