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社会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不仅是一个量的增长过程,也是一个质的提升过程。各方共同努力,把握时代机遇,夯实数字经济的人才“底座”,必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数字人才已成为各行各业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这一趋势不仅为数字人才本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人才服务机构开启了全新市场空间。
某招聘平台的数据显示,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职位一季度同比增长321.70%,呈现急剧增长态势。同时,投递该领域的人次同比增长946.84%,自然语言处理专家、图像算法工程师和架构师薪资排名前三。应该看到,数字人才成为“香饽饽”,也更加彰显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势头。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澎湃的新活力、新动能。在武汉的中国光谷,5座国家大科学装置和6家湖北实验室已经建成,光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超5000亿元;在杭州的中国视谷,工业视觉、视觉智能、智能医疗、元宇宙等领域的“黑科技”频频涌现……
面对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有人担心“数字替代”会对一些行业的就业岗位造成冲击。但从长期看,数字经济发展在让一些岗位成为“历史”的同时,也不断创造出新型就业岗位。这些新型就业岗位具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创意密集型等特征,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体现创新性的劳动,能够创造更大的附加值。如果再考虑到数字经济的产业带动作用,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则会更多。
数字经济创造的就业机会已经在产业层面显现出现。《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指出,当前我国数字人才缺口为2500万至3000万,且缺口仍在持续放大。可以说,数字经济发展面临人才瓶颈。面对如此庞大的人才缺口,当下最重要的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紧扣数字人才需求,千方百计提升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大力增加数字人才供给,从而缓解数字人才供需矛盾。
一方面,要提高高校对数字人才的培养能力。比如,鼓励支持高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招生规模等方面向数字人才倾斜。同时,要将行业发展的最新实践融入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不断提高实践课程比重,推进教育模式、内容与市场需求全面对接。另一方面,要发挥企业对数字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实体,也是培养数字人才的主体。在有关部门的“牵头”下,可以通过共建共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和提供实训基地等途径,系统强化数字经济实操技能训练,与高校合作培养具有实战运营技能的专业人才,等等。总之,政府、高校、企业形成合力,才能建立起从数字人才培养到培训再到激励的全链条生态体系。
当下,数字经济正在拓展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需求。数字技术应用的不断推进,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动力,不断创造出更好的数字化生活。社会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不仅是一个量的增长过程,也是一个质的提升过程。各方共同努力,把握时代机遇,夯实数字经济的人才“底座”,必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从有到优:数字技术适老化趋势
加快构建数字产业集群 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