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杨飞认为,每年毕业季都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机会。期待多方合力,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并重,让广大毕业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教育部近日发文,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期务必提高防范意识,警惕“付费内推”“实习生套娃”“虚假招聘”“非法传销”,牢牢掌握“求职秘笈”,避免落入招聘陷阱,实现尽早顺利就业。
当前,正值“金三银四”求职就业黄金期,社会上针对大学生的招聘陷阱花样繁多。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旗号,实则行诈骗敛财之实。
以“付费内推”为例。付费,让内推这种招聘方式变了味。现实中,有的中介帮应聘者虚构实习内容和工作经历,有的被内推者只能以访客身份待在企业会客室,有的人进入企业后做着与此前岗位描述和承诺大相径庭的实习工作……凡此种种,使得内推这种本应以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为基础,旨在减少劳资双方成本的招聘方式,变成了一些人的牟利工具。不少缺乏社会经验的毕业生一旦进“阱”入“坑”,便很可能沦为“待宰的羔羊”。
应当看到,教育部发布的提醒及时且必要。接下来,相关部门要拿出更多有效措施助毕业生放心就业。
其实,高校毕业生求职中要避开的“坑”,某种意义上也是稳就业促就业的着力点。不仅是毕业生要提高警惕,学校也要提供更多正规有保障的就业渠道,做好就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劳动权益保护知识。同时,相关部门也需强化监管、常态监管,做好招聘信息审核,打击招聘欺诈等现象,切实维护好毕业生权益,这样才能让毕业生安心求职、踏实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求职平台必须扛起责任来。网络求职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求职模式,既便利了求职者,也提升了招聘效率。在求职平台上,用户是求职者也是消费者,广大毕业生更是“涉世未深”的消费者。相关平台企业应该认识到,求职平台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也关系着公共利益。为此,求职平台必须进一步清晰界定自身的责任边界,全方位规范服务行为。比如,要在用人单位注册方面做到严格审核,拒绝资质不全、夸大宣传、待遇真实性可疑的用人需求,从源头上防范“招聘陷阱”的出现,等等。
当然,千叮咛万嘱咐,毕业生也得自己“上点心”。一方面,在求职就业时,毕业生可以从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聘平台、高校就业网站等官方渠道获取求职信息。当通过中介、朋友、亲人介绍工作时,要充分了解工作性质,多方核查相关就业信息,做到“三思而后行”。如果在求职过程中发现可疑情况或者被骗,可以拨打110报警。另一方面,毕业生还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同的职业岗位,客观上确实有着种种差异,就业者在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也存在差别。对毕业生而言,关键是要找到我之所长与社会所需的结合点,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保持平常心,也能“少上当”。
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每年毕业季都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机会。期待多方合力,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并重,让广大毕业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杨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就业先于择业
除了呼吁毕业生积极就业,高校其实还可以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