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先于择业

2024-03-25 07:10 来源:北京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就业先于择业

2024年03月25日 07:10   来源:北京日报   纪雯雯 曲霞

  青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国际劳工组织将“16岁至35岁未就业、未接受教育、未接受培训的青年人群”称为“尼特族”。2020年全球青年受教育规模约为5.31亿,占青年比例44%,其中2.82亿属于“尼特族”。截至2023年12月,我国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调查失业率降至14.9%,仍远高出同期5.1%的城镇调查失业率。2024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意味着青年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需求侧: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技术不断地发展,冲击了传统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形成结构性压力;国内外宏观经济缓慢复苏,减少了企业派生性用工需求,形成周期性压力。供给侧: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观念和行动偏差。观念上,毕业生倾向于“择业优于就业”,希望找到与个人兴趣能力匹配度最高的工作岗位。行动上,国家、社会和学校希望青年能够做到“就业先于择业”。为此,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有利于从供给侧角度缓解青年就业问题。

  当前青年就业中反映的观念问题

  一是就业心态略显迷茫。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成为大学生的共同困境,在就业预期方面,大学生呈现出了低自我效能感的倾向,表现为就业信心的低迷和对个人发展的不确定。“焦虑”“迷茫”成为后疫情时代不少青年的就业心态。

  二是就业态度不积极。复旦大学毕业生调查显示,直接就业占比仅为18.07%。以思考人生、等待时机、创业考察或者屡败屡战的反复应考等方式待业,反映出学生对自我、环境和就业形势了解不够,就业态度不积极。

  三是就业取向以个人为中心。在就业方式上,青年人更愿意选择时间自由的个性化骑手、平台主播等,而不愿意进传统工厂当工人。在就业地区选择上,青年宁愿集聚在一线城市竞争,也不愿到渴望人才的基层或产业待兴的乡村地区。

  四是就业目标相对短期功利。调查显示,大学生评价工作好坏的最重要标准中“收入”远超过“发展空间”“能力提升”等,短期功利的就业目标甚至使青年越来越倾向于灵活就业、挣快钱,也不愿意成为产业工人。而灵活就业集中于生活配送、平台直播、共享出行司机等低技能、低学历门槛职业,导致青年人学历技能严重低配置。

  五是就业创新创造性不足。根据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在34项学生能力增值评价指标中,创新能力、数字技术等市场需求大的指标得分最低。不少青年创业者倾向于选择技术和资金门槛不高的行业,创新价值不高。其中农林牧渔业占比20.8%,批发零售占比15.9%,74.6%的创业者利用个人或家庭积蓄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劳动教育有助于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理性就业观

  就业观涉及对“为什么就业”“就什么业”“怎么就业”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科学、理性的就业观是青年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为前提,在客观评价自我、理性认识就业环境基础上,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职业选择。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青年的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价值取向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有助于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理性就业观,发挥人力资本的配置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教育有助于培育青年积极的就业态度。劳动教育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的劳动精神面貌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强调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奋斗、创新的劳动精神,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积极的劳动精神面貌促进了青年处理劳动力市场非均衡能力,破解青年消极的心态问题。

  二是劳动教育有助于塑造青年正确的就业取向。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塑造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塑造正确劳动价值观可以引导青年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既追求个人发展,也实现国家的需要,塑造青年正确的就业取向。

  三是劳动教育有助于提振青年的就业信心。青年就业信心不足源于难以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多样的非均衡变化。劳动教育对提高青年处理非均衡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新时代劳动教育将“注重分析相关劳动形态发展趋势”作为高校专业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助于青年更好地判断劳动就业市场中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以更长远的眼光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另一方面,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专业教育难以转化为岗位实践能力的问题,以更强的专业配置能力提升青年求职就业信心。

  四是劳动教育有助于激发青年高水平创新创造。对青年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重点。高等学校劳动教育要“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提高青年“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这些要求有利于引导青年在更专业、更具创新性的水平上就业、创业。

  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协同的新格局

  为发挥好劳动教育推动青年就业的积极作用,须以塑造青年科学、理性的就业观为着力点,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协同的新格局。

  一是持续开展好新时代劳动精神教育,培育学生积极的就业精神面貌。将扎实深入开展好“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常态化工作推进青年劳动精神建设。通过设立劳模工匠兼职辅导员、开设“劳模工匠大讲堂”、组建“劳模精神宣讲团”、开展“致敬劳模交流会”“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主题班会或团日活动形式,开展劳动精神教育。

  二是深入开展好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塑造学生正确就业价值取向。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的必修模块,研制教学大纲、创新教学设计,规范化融入到学校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引导青年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命运始终跟社会与时代紧密相连,塑造学生正确就业价值取向。

  三是全程递进式强化劳动就业认知教育,引导青年立足长远理性做好就业规划。将劳动就业趋势教育、劳动就业政策解读作为完整的就业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全程性渗透到劳动教育必修课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专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中。加强本专业劳动发展新趋势的解读,以及“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就业政策的解读,指导学生怀着一颗平实之心,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科学理性地确定就业目标。

  四是聚焦式优化劳动教育实践,着力提升青年的求职信心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劳动创新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实践大赛,设置职业生涯体验劳动周,打造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等符合高校特点的实践育人活动,切实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切实增强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劳动创新能力。

  五是基于劳动教育角度设计青年就业调查,科学精准掌握青年就业观及变化。当前经济转型变革常态化背景下,根据学科专业优势、经济发展等情况,在各类毕业生就业调查中增设就业观调查,了解青年就业中急难愁盼的源头,科学精准掌握青年关于劳动就业观的新思想、新表现、新动态,提高青年劳动参与率,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就业,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热情。

  [作者均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北京市团校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