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没问题,问题在于不公平

2010年04月17日 08:16   来源:红网   孙壮
    自去年以来,经济界对于是否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争论不休。支持方认为,国家发改委的“4万亿”资金主要投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却难得分到一杯羹,国有企业不仅在石油、钢铁、基础建设等领域大肆进军,而且还将手伸到了诸如房产、贸易等领域,严重压缩了民营企业的空间,这就是“国进民退”。而反对方认为,从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等指标等数据来看,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国有企业,所谓“国进民退”只是一个伪命题。
    
    就在双方争论未休之际,最近有媒体对A股上市公司的税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在A股全部的17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992家国企的平均税负仅为10%,而其余民企的平均税负则高达24%,高出国企14个百分点,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笔者看来,这同样是“国进民退”的一种表现。
    
    照理说,在我们国家,发展国有企业名正言顺,即便存在“国进民退”现象,也无可非议,支持民营企业的人士不必为此大加讨伐,支持国有企业的更无需遮遮掩掩,但为什么自这场讨论引发以来,在“国进民退”问题的讨论上没有定位在“该不该”,却始终围绕“有没有”。反对方千方百计要否认这种现实,似乎“国进民退”就是件见不得人的事情。不错,问题就在于当下的一些“国进民退”就是见不得人!这个见不得人,其核心就是“不公平”!
    
    试想,如果国有企业在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上,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国进”了,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并且作为经验来推广。然而,现在“国进”屡遭质疑,就在于其所谓的“进”,是在其享有种种特权之下的“进”。从行业分布来看,国有企业占尽了铁路、石油、电力之类的垄断项目,民营企业都难以涉足。从国家资金投入来看,激活经济的4万亿资金主要投向国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靠国家投入来在经济危机中咸鱼翻身的“国企”,当然光彩不起来!如今爆出民企税负远远高于国企,这再次证明了双方竞争之间的不公平。
    
    有关“国进民退”的争议还在继续,即使有关方面再次拿出数据,证明民营企业在数量、利润等方面的增幅均高于国企,以此说明并不存在什么“国进民退”。但是,这只能说明民营企业在不公平环境下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存力,而“进”与“不进”,是一个需要具体分析的概念。如果国企凭借的税收、资源分配、行业划分的优势“活”在那里,这就意味着其吞食着与其创造的效益不相称的社会资源,这是一种撕裂公平、一头独霸的“进”,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将带来诸多不利。而民营企业在遭遇政策不公的情况下,其最终要生存下去,除了自身努力以外,往往会剑走偏锋,在另两条灰色道路上铤而走险。其一是腐蚀官员,拉人下水,从而换取优厚的地方政策待遇。其二就是向其经济生态链的下游张开血盆大口,常见的手段包括压榨劳动者的血汗钱、向消费者提供低质量的服务,诸如此类,等等。因此,不公平竞争下的“国进民退”,最后真正退到生存线边缘的还是平头老百姓。

(责任编辑:冯兴科)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