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今年两会上,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情之切切的话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如潮好评。
总理的表态代表了中央政府的执政方向与决心,理应成为各级政府、各级官员的行事准则。我们也确实看到,此次两会期间,众多“省部级”代表对于“监督”均持积极态度,对很多尖锐问题也能直接面对,实话实说,态度诚恳。
这其中,包括海南省长罗保铭,面对媒体对“毒豇豆事件”的追问,坦率地说:“我们感到很愧疚。”包括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接受记者采访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表示“如果需要我可以带头公布财产”。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也看到了个别官员代表以高官自居,盛气凌人,在记者的围堵与追问之下感到不自在,甚至觉得对方是对其高官身份的一种冒犯与挑战;有的嘴上说乐于接受媒体监督,什么样的敏感问题都不回避,可是真问到什么具体事件,却立马变脸,判若两人。
凡此种种,看似是因为个人素养使然,其实折射出公权的傲慢。
的确,对于某些省市的地方大员而言,为官一任,权倾一方,出门从来都是前呼后拥、恭维奉迎,久而久之,权力之巅的良好感觉,让他们开始忘乎所以,开始喜欢以自己的意志来取代政府的决策。
对于媒体的监督,还是在两会的大背景下,这些地方执政者表现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对那些平日需要看着他们脸色吃饭的私营企业了。
记者此前采访一位曾在国营钢企任职数十年的民营钢企总经理时,他讲述了身在不同经济体制企业的反差——以前在国企,省里的领导看见你都是面带笑意,毕竟是一家人嘛,有什么要求也尽管提,理直气壮,而现在,总觉得他们的脸色不那么好看了,说话的口气也冷淡了,搞得自己心里一下子也没有底气了。
此次两会期间,记者曾跟一位相熟的政协委员聊天,他当年毅然放弃公务员身份,只身下海,白手起家,辛苦打拼了十几年,终于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
“要是现在重新让我选择,我肯定不会出来做企业。”这位委员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私营企业家,无论你做得再大、再有钱,也只是弱势群体,随便一个权力部门的处长甚至科长,你都得小心伺候着,否则他们一不满意,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众所周知,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一向重视有加,前有“非公经济36条”和“29条”的相继出台,后有胡总书记两会期间会见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对他们期望殷殷。但是,在各地民营企业实际发展中,“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仍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很多地方执政者官本位的观念未除,官僚主义的作风难改。两会上个别官员出于惯性,竟公然与温总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宣言背道而驰,中央政府的某些执政理念和政策方针常面临落空或者搁置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执政者的态度决定着中央政令的有效实施,决定着当地经济的开放程度,也决定着当地老百姓能不能有“尊严”的生活。
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点,地方执政者对待GDP增速,对待房地产业,对待民营经济等等问题,能否积极转变观念,与中央政府在认识、方向上保持一致,能否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每一项具体政策,不但关乎政治稳定,更会深刻影响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