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地方政府只热衷于道路建设等看得见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为减少诸如自来水等“看不见”的公用事业的财政投入,对其成本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经营和管理单位玩弄数字游戏,顺便还可以将本应公共财政投入的部分通过提价填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广东省物价局新近出台16项价格措施,对于居民对垄断行业价格投诉较多的问题,将建立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成本信息发布制度,适时公布部分行业社会平均成本数据,加强垄断行业自我成本约束,维护消费者利益。(2月10日《新快报》)
这是一条暂时没有形成热点的新闻,却是一项值得期待的“阳光制度”。因为,它瞄准的对象是那些“高人一等”的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而这些单位正是信息公开最难攻克的堡垒。
长期以来,水、电、气、公交等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的成本仿若某个单位私有的“高级机密”,普通百姓偶尔所能看到的只是几个天书般的数字,而其来龙去脉则“像雾像雨又像风”,致使垄断产品价格几近处于难以掌握的状态。由此,占据公共资源和政策的垄断行业单位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任由天马行空,享受着“垄断福利”。再者,每逢某个领域的价格要调整时,总是相关垄断行业首先高调亮相,摆出的“最充足的理由”往往就是“成本增加”、导致经营“亏本”云云,以裹挟、诱导听证取向,达成其逆民意而提价的“阴谋”,进而制造挥之不去的民怨。
不用说,垄断产品成本秘而不宣,无论是涨价还是补贴,都是一笔糊涂账,这是公众万难接受的。比如,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竞相提高自来水价。即便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要求严格控制以补偿供水成本为由集中上调自来水价格,还是无法阻止一个接一个城市的水价应声上涨。而且,不约而同的是在各个城市的听证会上,几乎每个供水单位都大喊“持续亏损”,或者再不上调价格就亏损了,但对水价成本却三缄其口。
近期,民众要求包括供水公司在内的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晒成本”的呼声如疾风暴雨,但屡屡被淡化处理。究其缘由,一方面是这些单位的“老子”本身就是政府,彼此有着难以割断的“脐带”,“老子”不愿让“儿子”光身示众,民众纵使喊破嗓子最终也只是个喊。另一方面,某些地方政府只热衷于道路建设等看得见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为减少诸如自来水等“看不见”的公用事业的财政投入,对其成本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经营和管理单位玩弄数字游戏,顺便还可以将本应公共财政投入的部分通过提价填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无数教训已经表明,成本迷雾的背后是信任的危机。凡不公开不透明不受监督的“账本”都会为公众留下猜测和质疑的空间,而且往往藏匿不可告人的猫腻,比如内部管理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公共资源浪费等等,乃至滋生腐败。客观地讲,没有人不知道让垄断行业单位账本“见光”的必要性,缺少的是相应的成本审核机制和约束机制,根本上缺少的是政府层面的有力支持与推进。因而,倘若物价部门此番真能竭力推进相关信息发布制度的实施,不失时机地将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单位的成本账放到阳光下晒一晒,无疑将是一个取信于民而值得为之击掌的举措。
正如深圳市水价听证会上一位市民代表所言,“我不反对水涨价,但要有理由来说服我接受涨价”。核心的一点是,仅仅依靠旧制的听证模式,已无法保证公众对政府职能部门和垄断行业单位的信任。公众对于垄断产品成本真实性的质疑,实质上是对行政监管的一种信任危机。因而,公布相关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的成本账,还不能流于形式,一公开而了之。
最为紧要的是,政府要担当起垄断行业成本公开、监管的责任,必须要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政府在定价成本监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挤掉垄断行业成本的“水分”与“杂质”,接受民众对其真实性和合理性的询问与监督。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