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改差钱更差“服务动力”

2009年12月24日 08:56   来源:中国网   吴帅
    旨在解决“高药价加剧看病贵”难题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可能遇到了问题。据卫生部官员日前透露,卫生部原定的2009年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目标确定无法完成,时间将推迟至2010年3月份。(12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尽管这位官员没有透露年内目标不能实现的具体原因,但有专家认为,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具体实施产生严重影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一个前提是,对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而言,相对他们目前的药物品种使用现状来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就意味着一种“不赚钱”、甚至是“赔本”的改变过程。这就难免会带来如下疑问。

    政府财政及时的补贴固然很重要,但也要看怎么补。新闻中,某制药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就介绍,在深圳部分医院已经实现了基本药物零差价。“有一家医院大概垫了200多万,到最后政府只给了50万;另外一个医院垫了大概六十几万,结果一毛钱都没拿到,所以就已经瘫掉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国家支付的费用投入不足。”这里说的“国家支付的费用投入不足”。其实暗指的正是在当地政府部门爽约下,造成的一种消极性后果。在其它不少地方,其实都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只要政府药物补贴的财政经费停下来,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就很快的陷入困境中。这种输血式的政府推动值得信赖吗?

    其次,在医疗机构,层层的利益链条也是这种药物制度实施的很大阻力。在药品使用及销售过程中,因为“以药养医”规则的长期存在,已经形成了一种广受诟病的销售链条,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疗机构及医生,都成为了利益共享的中间环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却要求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完全取消了中间环节。由此,这种利益动机的驱使下,政府的财政补贴能否会发生足够的纠正作用,这是另一个问题。

    所以,依靠什么制度与办法来让这些医疗机构产生一种足够的“服务动力”,去忠实的执行这一种基本药物制度,使公众得到实惠?这是问题的关键。解决的主要途径也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造血式的管理与改制,先由政府把那些具备足够资质的30%基层医疗机构在经济上包养起来,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在经济根源上彻底的切断这一种利益链条。从而在根本上明确政府的责任,以使这些医疗机构真正回归公益性,医生们吃上“皇粮”,并在绩效管理下,从而使他们产生更多公益性的“服务动力”,不再成为商业与药品利润的追逐者。

    当前,我们不缺少好的药物,也不缺少医疗技术,我们最缺的只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疗机构。从种种现实条件来衡量,基层医疗机构显然应该成为第一种被改造的力量。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