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利益之争别让民生在混战中受伤

2009年12月24日 08:01   来源:红网   黎仲阳
    寒冬以来,随着天气转冷,国内多个省份电力供应形势逐渐严峻,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经济复苏超预期导致的电煤供应偏紧。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新一轮“电荒”的担忧。

    “电荒”隐忧的背后不只是供求关系,更深层次的是煤电价格形成机制。专家指出,种种迹象表明,明年煤价上涨已成定局,预计涨幅会在5%至10%之间,一旦煤价上涨超过一定幅度,就必须及时启动煤电联动,上调电价,以消除“电荒”隐忧。(12月23日《经济参考报》)

    煤和电是人民生活的基础能源,由于需求量增长、管理机制存在问题等原因,煤电之争已经不可避免。可以预见,政府部门必将为煤电之争做基本调整。不管政府或者企业都应优先保证民生问题不受威胁,利益的追逐应基于民生的保障。

    “市场煤、计划电”是所有诟病的根源,因为煤价的涨幅超出了电厂的承受能力,导致它们没钱去买煤。但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服人的理由。前几年,因为煤炭价格上涨而电价未能上调,造成电力企业亏损严重,全国范围内的“电荒”基本上年年都会有。可以看出,“电荒”其实并不是一个不可化解的供需矛盾,“电荒”的出现多半是电力企业得不到盈利甚至亏损,主动不购买价格较贵的煤,从而导致了寒冬之际民众“为电而愁,为暖而忧”的现象。不管从电力企业的所有制来看,还是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来看,电力企业和政府中任何一方都不能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基本的民生问题,利益机制的探讨应该发生在人民基本生存得以保证之后。

    实现了市场化的煤炭企业更是威胁民生的一大原因。电力企业处于需求状态,煤炭企业处于供应状态,在供小于求的状态下,必然导致煤炭企业大力生产,从而造成了煤企过分追求效率和产出率,对安全生产环境置之不理,对矿工的生命安全置之不顾。这是煤炭矿山频出安全事故的最重要原因。部分市场化的煤炭企业更多的是受市场的调节,对于这样性质的企业和供需状态,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则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煤炭和电力处于生产链的上下游,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到整个生产链。所以做好生产链的协调和沟通是民生保证的要求,管理机制和价格机制统一化是企业平等性的基本要求。而逐渐市场化的煤企和电企,更要清楚其追求的不仅是盈利,还有保证国家基础行业安全的职能,更重要的则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稳定和人身财产的安全。政府也应在关键时刻采取宏观调控,做好协调、监督和帮助,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以保障民生,保障安全。而不应置之不理,任其自由竞争。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