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住职业闭店人 为预付费加装安全锁

2024-09-12 09: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群体。今年以来,职业闭店人在早教、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频频现身。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职业闭店行为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侵害。

  为什么职业闭店骗局屡屡得逞?

  职业闭店人的操作,主要将目标锁定在预付式消费上。在职业闭店人的“帮助”下,部分商家有恃无恐。之前曾出现过商家在闭店前一天还大肆充值的案例,还有原早教机构商家在脱身后,又堂而皇之注册新公司,重操旧业。

  职业闭店的骗局之所以屡屡得逞,核心原因在于预付费监管存在漏洞,同时消费者警惕性不足。从表面看,职业闭店行为是钻了工商登记的空子,但根源在于一直没有为预付式消费立规矩,商家弄个二维码就能办卡,没有资质要求和备案管理;消费者预存的资金也处于“裸奔”状态,商家可随意挪用。【详细

  消费者要维权谈何容易

  预付费模式让商家和消费者都各取所需,但部分商家因经营不善或故意为之,关门跑路不退款的问题频发,很多消费者陷入无助困境,维权难度大、成本高。这种无奈进一步刺激了一些商家卷款跑路的现象。【详细

  办卡容易退费难,商家一旦掌握了套利的优势条件,消费者要维权谈何容易。对消费者来说,理性选择是第一道考验。如果只是贪图优惠,而对潜在风险毫无戒备,难免遭人算计。【详细

  健全预付费监管机制

  拦住职业闭店人,除了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以及对涉嫌恶意圈钱的商家进行行政处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等方式增加其违法成本,关键还要出台规范、详实、可操作性强的预付式消费管理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制度,明确和细化各部门关于预付式消费的管理职责,完善备案程序。【详细

  为此,不少地方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比如,上海“随申办”小程序上推出“预付费公证监管平台”功能。又如,北京有关部门针对实施预付费消费模式的教育培训机构等市场主体,建立了预收资金银行专用监管账户。据商务部测算,目前全国单用途预付卡各类发卡主体约1900万户,占商业预付卡的75%,年发卡规模超15万亿元。预付费模式需要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高智慧监管水平,确保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详细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广州日报)

  V视角:

  @风飘飘:我觉得应该有个平台,专门曝光那些跑路的商家。

  @麻婆豆腐:预付卡确实方便,但是安全最重要。

  @微笑:预付费陷阱太多,监管部门得下狠手整治。

  @多多多糖:商家诚信经营才是王道,别让预付费变成诈骗手段。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预付费模式为消费者带来实惠和便利,但也暗藏商家跑路的风险与职业闭店人设置的陷阱。拦住职业闭店人,除了消费者自身增强风险意识外,更需要相关部门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预付费模式管理机制。我们乐见北京、上海等地对预付费模式监管进行的积极探索与尝试,也期待更多地区加入进来,共同为预付费模式加装一把安全锁。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拦住职业闭店人 为预付费加装安全锁

2024年09月12日 09: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群体。今年以来,职业闭店人在早教、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频频现身。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职业闭店行为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侵害。

  为什么职业闭店骗局屡屡得逞?

  职业闭店人的操作,主要将目标锁定在预付式消费上。在职业闭店人的“帮助”下,部分商家有恃无恐。之前曾出现过商家在闭店前一天还大肆充值的案例,还有原早教机构商家在脱身后,又堂而皇之注册新公司,重操旧业。

  职业闭店的骗局之所以屡屡得逞,核心原因在于预付费监管存在漏洞,同时消费者警惕性不足。从表面看,职业闭店行为是钻了工商登记的空子,但根源在于一直没有为预付式消费立规矩,商家弄个二维码就能办卡,没有资质要求和备案管理;消费者预存的资金也处于“裸奔”状态,商家可随意挪用。【详细

  消费者要维权谈何容易

  预付费模式让商家和消费者都各取所需,但部分商家因经营不善或故意为之,关门跑路不退款的问题频发,很多消费者陷入无助困境,维权难度大、成本高。这种无奈进一步刺激了一些商家卷款跑路的现象。【详细

  办卡容易退费难,商家一旦掌握了套利的优势条件,消费者要维权谈何容易。对消费者来说,理性选择是第一道考验。如果只是贪图优惠,而对潜在风险毫无戒备,难免遭人算计。【详细

  健全预付费监管机制

  拦住职业闭店人,除了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以及对涉嫌恶意圈钱的商家进行行政处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等方式增加其违法成本,关键还要出台规范、详实、可操作性强的预付式消费管理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制度,明确和细化各部门关于预付式消费的管理职责,完善备案程序。【详细

  为此,不少地方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比如,上海“随申办”小程序上推出“预付费公证监管平台”功能。又如,北京有关部门针对实施预付费消费模式的教育培训机构等市场主体,建立了预收资金银行专用监管账户。据商务部测算,目前全国单用途预付卡各类发卡主体约1900万户,占商业预付卡的75%,年发卡规模超15万亿元。预付费模式需要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高智慧监管水平,确保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详细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广州日报)

  V视角:

  @风飘飘:我觉得应该有个平台,专门曝光那些跑路的商家。

  @麻婆豆腐:预付卡确实方便,但是安全最重要。

  @微笑:预付费陷阱太多,监管部门得下狠手整治。

  @多多多糖:商家诚信经营才是王道,别让预付费变成诈骗手段。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预付费模式为消费者带来实惠和便利,但也暗藏商家跑路的风险与职业闭店人设置的陷阱。拦住职业闭店人,除了消费者自身增强风险意识外,更需要相关部门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预付费模式管理机制。我们乐见北京、上海等地对预付费模式监管进行的积极探索与尝试,也期待更多地区加入进来,共同为预付费模式加装一把安全锁。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朱晓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