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峰:居民消费价格何时才会“软着陆”?

2012年01月13日 06: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了12月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2011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1%。其中,城市上涨4.1%,农村上涨4.1%;食品价格上涨9.1%,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4.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2%。(1月12日 人民网)

    每到岁末,总觉得有一个字很刺眼一直在眼前晃着,那就是一个“涨”字。涨字在2011年的热点之中,应该是最热了。要说2011年什么最让人烦心,莫过于一个涨字。说了两三年的涨价话题,诸如“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一定要跑得赢CPI”,老百姓谁有能力跑得过CPI,描述物价指数的CPI直线上升。猪肉涨,蔬菜涨,物价居高不下。对于2011年全年来说,居民价格消费水平一直在涨,尤其是从元月开始到7月份,是递增式上涨,虽然从8月开始稍有回落,但总水平并不低,直到十一、十二月,才低于年初的上涨幅度。

    促使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归根到底还是通货膨胀惹的祸。实际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反应的本来就是通货膨胀水平,是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即大家常说的物价指数——CPI。

    2011年,治理通货膨胀贯穿了年初到年尾,总是实效不大。中国采取了多种方式的抑制通货膨胀的办法,促使通货膨胀尽量实现软着陆。一是通过几次加息,抑制通货膨胀,这也是从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转为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并重。我国通过采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政策以及调控信贷规模等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来应对通货膨胀,似乎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是通过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从紧的货币政策,这项工作已经从刚刚举办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来了,业已开始施行。当然,需要分阶段推进,避免急转弯,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采用“松紧搭配”的方式进行,一边是通过倾向政策调控,一边是通过财政政策的措施,从而促使抑制通货膨胀工作更加有效。

    中国的通胀压力从2010年传导至2011年,新的2012年,还会继续持续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如何促使居民消费价格回落到原位,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的软着陆,既需要2012年的经济工作秉持稳中求进的思路,更要关注民生、关注普通人生活,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办法,抑制物价上涨。

    应当看到,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久治不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顽症,因此要规避三个方面的问题出现后的束手无措:其一,通货膨胀是国际性的,整个国际形势,由于某些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造成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这不仅影响一个地方,就连欧洲也突破了2%;其二,通货膨胀也是输入型的,国际性的通货膨胀的影响,会输入到国内,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况且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难以控制的;其三,在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也在日益突出,我国因为劳动力成本正在不断提高,各种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而造成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白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

 

2011年12月CPI同比涨4.1% 创下15个月新低

 

相关评论:

 

提高抗通胀能力CPI上涨就不可怕

CPI见顶 股市未必见底

CPI仍在高位,货币政策不能松

CPI重压下的社会痛苦指数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