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即将来临,美国人发现今年的各种圣诞消费品价格都在上涨,而这与中国工人的工资上涨有很大关系。专家指出,现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出口商们已无法自我消化,只好把涨价转嫁到海外市场,让美国消费者来买单。
看到西方媒体的这篇报道,让人感觉到美国人的霸权思维不但体现在军事领域,还体现在了经济领域,美国人对中国仍然存在着歧视的惯性思维。
美国人可以把自己的士兵运送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战场,告诉那些本土人民,不能欺负我们美国士兵,谁欺负就打谁;美国人去哪儿做生意,美元就在哪儿成了霸主,哪国的货币动了美元的奶酪,就得面临升值的压力。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更加深入地与世界经济发展相融合。从那时开始,尽管美国在意识上仍然对中国经济体存在歧视,但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国与美国客观形式上对等、公平的地位已无法改变。
无论从中国与美国的宏观经济比对,还是从中国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现实来看,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共识,中国与美国的经济紧密联系,彼此影响。美国罗列出一系列数据:“进口的鞋有80%来自中国,今年11月鞋类商品进口价格上涨6.1%;进口的家具有60%来自中国,而家具的价格也上涨了6.1%;80%的皮箱也来自中国,价格上涨更是达到了8.3%”。美国媒体由此便推断出中国工人工资上涨是导致美国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既显得牵强附会,又显得荒谬。
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必定来自内因。消费价格上涨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面对的现象,也是任何一个经济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什么美国在诱发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恶性冲击的时候,没有承担起世界经济损失的主要责任,现在却怪罪中国工人工资上涨导致了美国消费价格上涨呢?
在一些美国人的眼里,没有完全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放在与之对等的地位,一旦世界经济发展有了利好,就会大肆宣扬美国做出的贡献;一旦出现问题,便会把责任推卸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说到底,这就是一种歧视思维在作祟。
究竟是谁在这几年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笔者相信,欧盟各国看得更客观、更清晰,不然他们就不会在遇到债务危机的时候首先向中国伸出求助之手了。从这一点上来看,欧盟各国比美国要清醒得多,理性得多。(万晓阳)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缩小贫富差距,需让财富流动回归良性循环
“稳增长”绕不开收入分配改革
解析“稳中求进”的“稳”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