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前沿

2010年08月24日 07:17   来源:人民日报   于伟国
    厦门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变化: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变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这一伟大成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30年来,厦门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殷切期望,坚持先行先试、善破善立、又好又快,走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前沿。

    先行先试务实推进

    走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沿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处于对台最前沿的厦门,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对台工作基础最为坚实、优势更为明显、责任尤为重大。作为经济特区,厦门所担负的使命是双重的:既要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又要成为中央对台政策和发展两岸关系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

    发展自己、树立形象。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厦门是台胞进出大陆的主要门户,也是台胞观察大陆的重要窗口,台胞对厦门的形象就是对大陆的第一印象。因此,抓发展自己与抓对台工作内在统一、密不可分,必须一手推动自身经济社会进步、一手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尽管厦门的城市体量不大,但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城市前列,去年常住人口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与此同时,政治、文化、社会也全面进步。经济特区发展所迸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形成了对海峡彼岸最现实、最贴近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促进融合、造福两岸。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厦门坚持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中去,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都尽最大努力做好。一是以经贸交流厚植共同利益。两岸经贸交流的目的在于,形成紧密联系、实现互利双赢、增进同胞福祉。相继出台鼓励台胞投资的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台胞的正当权益,吸引台商持续涌入经商办厂,促进形成了两岸经贸往来的热潮。从最初的只身探路创业到现在的举家安居乐业,台商已经完全融入厦门。二是以文化交融强化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台湾约3/4的人口祖籍闽南,九成人讲闽南话,闽南文化是台湾地区的主流文化。大力推进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卫生、宗教各领域的交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三是以人员交往增进骨肉深情。部分台湾同胞由于各种原因,对祖国大陆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对两岸关系发展持有疑虑。广泛交往、善意沟通,可以消弭误解、增进感情。在厦门举办的“海峡论坛”,已有两万多名台湾民众参与,其中80%来自基层,大部分是第一次到大陆,日益显现出两岸民间交往重要平台的作用。

    探索道路、服务全局。中央制定和实施的对台工作大政方针,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把握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作为对台最前沿,厦门坚持在全局上服从服务于中央对台工作的全盘性、战略性安排,在具体工作中把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结合起来,从两岸交流最需要突破的领域入手,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由小到大、逐步积累,取得了良好效果。厦门率先设立台商投资区,连续举办14届对台商品交易会,设立零关税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等,载体平台越来越丰富;率先开展海上试点直航、厦金“小三通”、空中直航等,人员、货物往来越来越便捷;率先开展两岸基层政党、市县政府和各界之间的参访等,双向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些举措的陆续实施,打开了包括地方对地方、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沟通渠道。初步的尝试、局部的探索,成效和意义远远不止于厦门,更重要的是为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发挥了经济特区应有的作用。

    善破善立爱拼会赢

    走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前沿

    经济特区作为改革的试验田,肩负着“先行先试”、为全国改革探路的重大历史使命。30年来,厦门始终坚持善破善立、爱拼会赢,努力走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前沿。

    注重改革的创新性。改革是对旧体制的变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突破重围的精神、敢冒风险的勇气、开拓创新的手段,在摸索实践中谋求突破,在化解矛盾中推向深入。厦门坚持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就要坚决地试、勇敢地闯。率先进行国企改革,最早取消专业化行政管理机构,最早进行利改税、政企分开试点;最早放开市场、取消计划供应,率先开辟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组建国内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等等。这些改革以市场为取向,破除旧体制的弊端和束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全国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注重改革的协调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协调推进是适应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的客观需要。厦门坚持随着经济领域改革的深化,陆续改进行政审批、改变行政区划,不断推进就业、住房、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领域改革,使各项改革有机衔接、避免脱节,各项措施相辅相成、综合配套。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力度必须与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统一。推进改革,必须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确保以改革促发展保稳定。厦门坚持在设计改革方案时充分考虑特定阶段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密切关注群众的感受和社会的反应。比如,在早期的国企改革中率先提出“少破产、多兼并,少关闭、多嫁接”的原则,使这项改革以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顺利推进。

    注重改革的人民性。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获得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厦门坚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大到行政区划调整,小到公交收费调价,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同时,率先向市民开放旁听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把决定权放在职代会,使职工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拥护者。1984年轰动全国的“松绑放权”,首先由包括厦门在内的福建省55名厂长经理联名提出,国务院随即决定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成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又好又快以人为本

    走在探索科学发展道路的前沿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厦门较早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又好又快、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生产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的科学发展模式。

    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经济特区一切工作的主题;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也是特区发展和进步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力求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以要素集聚促进发展提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体制政策环境,促进资金、人才、项目、资源、信息的集聚,30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2%,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坚持以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从起步的轻工、食品到后来的电子、机械再到近年的光电、软件,从工业为主导到二、三产共推进,从高度外向型到内外需齐拓展,三次产业比例从1980年的21.6∶57.8∶20.6到2009年的1.3:48.4:50.3,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质量提升,依靠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实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每平方公里产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亿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二是力求产业化和城市化相促进。坚持产业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并行,努力实现“双轮驱动”:以城市化促进产业化,实施以港立市,构筑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增强综合承载和服务功能;以产业化支撑城市化,建设产业园区,不断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充实新城区的产业内涵,实现开发一片、繁荣一片。三是力求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相协调。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坚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承接国际资本转移,努力开拓国际市场,1980年至2009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1.8%,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作为对内辐射的基地,坚持把内地资源优势与特区政策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互惠互利、共荣共享,先后整合厦门湾港口资源,倡建闽西南五市、闽粤赣13市经济协作区,既优化本市、拓展腹地,又对接周边、联动发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十九位,城市双向辐射功能不断增强。

    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从人民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突出问题。一是效率与公平兼顾。坚持把提高效率与注重公平紧密结合,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率先实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合一”,最早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近年推行“全民社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均实现一体化、全覆盖、高标准,60岁以上参保老人每月至少可领到200元;在全国最早推出住房公积金制度,率先建立多层次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城市与农村统筹。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工哺农、以城带乡,重视“输血”更重视“造血”。上世纪90年代在农村实施“同发展、共富裕”工程,后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期间考察福建时在厦门明确提出,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根据这一要求,加快推进厦门岛内外一体化,破解二元结构,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三是物质与精神齐抓。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取向,统筹推进城市的文明建设与经济活动,同步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与物质生活。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为载体,不断拓展内涵,形成长效机制,营造城市共同的家园情怀,构筑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连续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中国“最温馨的城市”。

    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对于自然景观秀丽、资源禀赋不足的厦门来说,尤其需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一是确立生态立市的理念。厦门获得地方立法权后首先制定的就是环保条例,后又明确提出“生态立市”的重大战略,陆续出台近20部规章。在全社会倡导环保意识,推行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研究制定我国首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对如何在一个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二是选择集约发展的路子。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由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厦门万元GDP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三是注重城市环境的提升。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环保工程,开展筼筜湖、西海域和环东海域综合整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给予高度评价并作为全球示范工程。森林覆盖率近50%,人均绿地近30平方米,多项环保指标领先国内乃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上海世博会上,厦门被确定为中国“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案例”,向全世界展示了独特魅力。

    (作者为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